|
本帖最后由 王汉华 于 2025-4-10 08:24 编辑
琴童的定位
最近,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的王鑫老师发视频认为,音乐学院可以不用办了,教师自己无能力,只想着从学生身上捞钱,学生熬了几年,毕业后不适应市场,能力不足以在市场上找饭吃,只能靠混文凭进编制,勉强度日。音乐学院若还办的话,必须换老师换教材!
王老师认为,如果你的孩子天赋很高,你就让孩子上私塾拜名师,自学成才,不用去音乐学院被庸师误导,耽误前程;如果你孩子天赋一般,你就让孩子去音乐学院混个文凭编制,过一般人的日子。
王老师说,能靠技艺在市场找饭吃,而不是只能靠进体制拿工资吃安稳饭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艺术精英,而他们往往并非音乐学院培养的。
王老师这些观点可谓振聋发聩!足以让艺考生家庭醍醐灌顶。
王老师的这些观点也印证了我曾经的观点:
1、绝大多数琴童应该以增加艺术修养作为学琴的目的,增加音乐美感教育,熟悉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名著,热爱音乐,达到智商、情商双提高,而最终只是音乐爱好者,而不是以音乐为业,尤其是慎以“钢琴家”为业;
2、特别拥有良好天赋的孩子可以考虑走自学成才之路,拜名师,以适应市场的全面技艺为学习内容,要做就做最好的!
3、对于天赋一般的孩子,本人又有意愿从艺,就去报考音乐学院走文凭路,但不宜有过高的期望。
无论如何,琴童参加业余考级实无必要。既不利业余爱好者热爱音乐和音乐素质提高,又接触音乐过于狭窄,眼界有限。对于拟走专业的学生更无必要,走专业要求是音乐素质高基础好,而业余考级却完全是背道而驰,更何况考级证书现已沦为毫无实际意义的“废纸”,没必要再为此费力费神,去帮考级主办单位数钱。
所以,琴童的家庭必须找准孩子的定位,切忌盲从!
王汉华
2025.04.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