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王汉华 于 2021-1-22 22:26 编辑
令人同情的音乐高考生
生不逢时,这是我给这一代音乐高考生的一个定语。三十年前,儿童学音乐,少有太多的功利诱惑;三十年来,各专业院校、文艺团体、各级协会纷纷垂涎考级市场,一时间,全国的琴行一哄而上。考级成了儿童学琴目的和标志,成了儿童学琴最大的诱惑和说词。琴童和家长前赴后继,以为考级是学琴必由之路,对考级深信不疑。岂知,考级的全称是“业余钢琴考级”,是针对不走专业琴童的一种不确切的命题考试活动,是区别于专业学琴而另辟的一条路,发展方向是与专业并行而不交集的。由于音乐高考生家庭普遍是外行,不懂两条路的区别,更无人真诚指点。他们隨着时代大流,从小一直是按业余考级路走过来的,最后却由于孩子喜爱音乐,或“找出路”,或由我发现并推荐等原因,而想转轨报考专业院校。
可想而知,十余年的业余学琴路,他们虽然普遍达到最高业余级别——10级,甚至“获奖无数”,但毕竟只是按业余的学琴标准进行的,与专业要求相去甚远,主要表现在:
1、音乐素质不过关。从小所使用的钢琴准不准无人过问,普遍未学过视唱练耳课,就算学过的,标准也不高,普遍唱不准音,基本上属于“五音不全”者,固定音高概念和相对音高概念未完全确立,音乐听觉不过关;
2、钢琴进阶标准不高。不论是技术标准,还是速度标准,均达不到专业要求,都有“重新回炉”的必要;
3、音乐理论基础欠缺,普遍没有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习题做得很少,记谱较为困难;
4、艺术修养薄弱。除了考级曲目外,其它接触的内容太少,眼界不宽,见识有限,音乐的表现力不足;
以上这些缺点都不是孩子的错,这是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要怪,只能怪琴童家长自身缺乏学习精神,盲目迷信考级造成的。
确切地讲,这些音乐高考生长期走错了路,专业缺课实在太多。现已经走到这一步,已不适合转轨再走专业了。就算找到我这个擅长音乐素质教育的老师,除非不要文凭跟我长期走下去或许还有希望,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谈何容易!毕竟我不是神仙,毕竟任何训练内容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只能在家长提供有限的课时内抓主要矛盾,尽力而为,对他们的未来我尤其不敢打保票。
由于有10年前曾在社会上考过业余钢琴10级的三个女生同期经我辅导先后考入国内外名校的先例,找我辅导的高考生几乎每年都有,但个体条件差异很大,家长的精气神不一,家庭投入程度不同,能否复制已很难预料。
如今,接受这样的学生我倒是“压力山大”。或许我担心他们落榜,或许家长以为容易,而我却觉得不容易,造成我长期处在“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焦灼的心理状态!
鉴于他们功课繁重,加之我又特别同情这些高考生,我对他们釆取相对宽松的政策。上不上课?上几次课?由家长说了算,缺课可补,可以不缴年费,等等,和普通的学生的严格管理形成鲜明的反差。
但是,所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如,有的高考生已连续三个月不见人影;有的高考生已从初始的一周四次课,锐减至当今的一周一次课。致使已经跟我学了1~2年了,他们“性命攸关”的音准概念问题仍还未彻底解决,你说急人吗?!
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松懈下来?难道是家长思想过于麻痹?抑或是我管理过于宽松?
要不要一视同仁,严格管理?是我不得不重新考虑的问题……
王汉华
2021.0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