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华钢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钢琴学习
楼主: 乐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乐:声律通俗讲座(22)

[复制链接]

546

主题

238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5
31#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23:17: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20 编辑

      第十三讲  以客家话为例,直接吟诵古诗词。      
      我的母语是客家话,研究声律和吟诵,我惊讶的发现,北京话半天讲不明白的原理,客家话轻而易举就达到了。以近体诗(格律诗)为例,客家话诵读的特点是:
      1、平长仄短。平声拖长,仄声不拖长,客家话天然就是这个样子,十分符合吟诵的规则。让一个没有学过吟诵的客家读书人“念”一首古诗,开口就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天生就会分节奏,天然的平长仄短。
      2、入促韵长。入声字短促,韵脚拖长。带入声字的方言,不用说,入声肯定短促爆破,绝对不会像北京话糟蹋入声字。近体诗的韵脚,之所以是平声字,就好像歌曲的主音,就是要拖得长长的。
      3、平低仄高。诵读时,平声字处在低音,仄声字处在高音,这也是吟诵的规则,尤其是近体诗的平声韵脚,一定要压低,好像音乐回到了第一级主音。客家话完全符合这个要求。
      4、依字行腔。客家话吟诵就是唱字,依照字调产生旋律,腔音调整声调,就是中国诗歌吟诵、戏曲著名的“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永远不会倒字。我小时候看见过村上老迂腐,当场写一段话,当场就唱起来,人人能听懂,绝对不倒字;村上有一位唱山歌能手,出口即唱,是男版刘三姐。
      除了近体诗,客家话吟诵带格律的词(三声分押),也是很适合的。吟诵近体诗之前的古体诗,一直回溯到诗三百,也屡试不爽(楚辞除外)。我常常用客家话吟诵汉诗,找准调子,然后再“翻译”成北京普通话。反过来看,用北京普通话吟诵汉诗,即使是广播电视主持人,国语字正腔圆,嗓门带磁性,也是乱弹琴;学校老师教汉诗,只能是给学生讲字义,声义是不得其法、误人子弟的,不说也罢!
      除了客家话,吴语、闽南语也差不多,只要稍加点拨,即可把沉睡的中古音唤醒,接近古人。粤语吟诵近体诗有个硬伤“平高仄低”,跟客家话“平低仄高”正好相反,吟诵时必须把平声压低,把仄声提上去,才符合近体诗的吟诵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主题

238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5
32#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16:3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20 编辑

      第十四讲  以杜牧《清明》为例,批评谷建芬老师乱谱曲。(老乐原创,大家要对着谷建芬老师谱子看帖子)
       前面说过,汉诗是诗歌不分家(还有一说是诗、歌、舞不分家),汉字就是谱子,谱曲纯粹画蛇添足,谱曲往往曲解诗意。古代读书人个个会吟诗,人人会作曲。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西洋音乐一统天下,国人不会唱诗了,需要作曲家谱曲,于是,不适合谱曲的古典诗词、被不懂平仄吟诵的作曲家套上了西洋旋律,加之演唱者不懂腔音调整声调,以至倒字连连,好比鬼佬唱汉歌,笑料百出。
      不会诵诗,就不会吟诗,因为吟诗是诵诗的升级版;不会吟诗,就不会唱诗,因为唱诗是吟诗的升级版;不会唱诗,就不会谱曲。它们是递进关系:诵→吟→唱→曲。
      北京普通话朗诵汉诗,如果不按照汉诗的基本要求加以调整,而是按照今天白话文“想当然”朗读,胡乱断句,就是糟蹋汉诗,曲解原意。
      分析杜牧《清明》:
      1、判断诗体。杜牧《清明》是一首“首句平起押韵”的七绝,判断近体诗为何特别强调“首句平起”或者“首句仄起”?因为近体诗(格律诗)第一个音步(平平或者仄仄)决定了后面的平仄,后面的平仄是根据首句第一个音步推出来的。
      既然是七绝,平仄格式是固定好的,非常方便吟诵。近体诗吟诵要求是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促韵长、依字行腔。请看我划分的节奏关系:
      清明—时!雨纷—纷——
      路上行人——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童——遥指杏花—村——
      (红色字为入声字)
      这样划分节奏,跟音乐的连线是一样的,是有意义的。比如平声音步拖长,韵脚拖得最长,等于强调这个字词。“童——遥指杏花村”和“童遥指——杏花村”是不一样的,反复吟诵,就会明白:前者强调牧童,杜牧怨怪牧童,没有酒家的失望;后者强调遥指,可能有酒家的希望。意思是不一样的。很多人朗诵七言诗,喜欢4+3模式,有时会曲解诗意。
      2、分析韵脚。韵脚是一首诗拖得最长的,相当于音乐“主音”,往往是拍子最多的,汉诗韵脚则起到汉诗定调的作用,不押韵相当于唱歌走调,五音不全;汉诗中间换韵脚,相当于音乐转调(近体诗不准换韵)。杜牧《清明》三个韵脚“纷”、“魂”、“村”是《平水韵》上平十三元,这个韵部有个特点:有个韵尾、前鼻音、闭口n,韵头是开口音,然后是闭口韵尾n,吟诵时一定要把闭口韵尾拖出来,自会明白这首诗的色彩“黯淡”,类似西洋音乐的小调式和民族五声的羽调式。这里又引出了吟诵一个要求“依义行调”。而谷建芬老师用的是清角徵调式。
      特别指出,用北京普通话朗诵《清明》是不押韵的,听起来很别扭,好像唱歌走调;而用客家话诵读,“纷”、“魂”、“村”韵部一致,押韵非常好。
      谷建芬老师用普通话新四声谱曲,类似外国人读汉诗,不得要领。我仅仅从声音最重要的两大属性“音高”和“音值”分析:
      1、谷建芬老师谱曲音高不对,造成一大堆倒字。“清明时节”和“路上行人”本来平仄相反,声调走向相反,谷建芬老师用同样的旋律,肯定不符合格律诗基本准则;倒字一大堆,好像外国人说中文唱中文,令人捧腹。如“牧童遥指杏花村”听成“母通邀至——杏花村”。
      2、划分节奏不对。类似于音乐的连线划分错了,肢解了作者原意。谷建芬老师谱曲,划分节奏如下(请参考谱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不懂汉诗吟诵者最喜欢的4+3模式,完全不管平仄,不管汉诗声调的长短高低。如能正确吟诵“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以感受到小雨绵绵不绝,烟雨蒙蒙,而采用4+3模式“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没有这种效果;从上面分析得知,不正确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甚至把诗意曲解了,本来没有希望的黯淡色彩变成了有希望的明亮色彩。
      问题远不止这些,不懂平仄吟诵,作曲家给汉诗谱曲,99%会犯常识性错误,不是从诗句吟诵中生成曲调,而是从旋律出发,旋律跟诗句脱节。老乐纸上谈诗,没有声音,很难说清楚。我只不过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作曲家注意,音律和声律,对神奇的汉语来说,本来就是一回事,两者都得了解。
      2017年6月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主题

238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5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16:4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9 16:47 编辑

请听谷建芬老师谱曲《清明》演唱版,注意听倒字,很可笑。


下面是简谱,对着帖子看才明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主题

238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5
34#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19:4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9 19:49 编辑

      谷建芬老师不靠谱,怎样才是靠谱的呢?网上各种吟唱令人难辨真假,老乐提供《清明》(杜牧)两个正确版本。一个是南京师范大学陈少松教授,是吟诵专家;一个是北师大徐健顺教授,是研究诗文吟诵的专业教授,目前在中小学大力推广传统中华吟诵,全国讲学传播吟诵文化。
      大家注意听,陈少松和徐健顺老师,在划分节奏方面,跟老乐是一致的,总的规则是: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促韵长。
      清明—时!雨纷—纷——
      路上行人——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童——遥指杏花—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主题

238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5
35#
 楼主| 发表于 2017-6-11 14:0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21 编辑

     第十五讲  格律诗只有两种格式,超简单。(老乐研究心得,独树一帜)
      以五言为例,按照平仄交替(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原则,只有“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这两种格式。具体分析: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两个半音步,平起押韵。可以变化出“平起不押韵”,只要把最后的字(半个音步)挪到中间来,变成“平平(平)仄仄”,挪到仄仄中间就成了特例“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起押韵)→平平(平)仄仄(平起不押韵)→平平仄(平)仄(特例拗体)
      同理,类推,
      仄仄平平仄(仄起不押韵)→仄仄(仄)平平(仄起押韵)→仄仄平(仄)平(特例拗体)
      格律教材把“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当作格律诗固定格式硬塞给读者,无法解释平平平、仄仄仄不符合格律诗“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马蹄格,我就是从这个疑惑入手,发现平仄格式的规律,理顺平仄关系,把平仄格式简单化。
      七言只要在前面加一个音步(两个字)即可,道理跟五言一样。这样简单推理平仄格式,合情合理,容易理解;这样推理平仄格式,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铁律,没有例外。两个字组成的音步,首字是经过音,可平可仄,所以“不论”,给创作带来很大灵活性;第二字是重音,决定这个音步的平仄属性,必须讲究,所以“分明”。两种固定格式变化出来的变格,只要紧紧抓住半个音步的位置,同样符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铁律,没有例外。
      2、按照我的推理,只要紧紧抓住半个音步的位置,格律诗没有“下三平、下三仄”的说法,不会出现这种可能。
      3、按照我的推理,没有“孤平”的说法。后一讲我从吟诵角度论证,所谓“孤平”是作茧自缚,愚蠢至极。
      2017年6月1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主题

238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5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6-11 17:57: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1:15 编辑

      第十六讲  唐朝近体诗,没有“孤平”忌讳。(老乐研究成果,独树一帜)
      近体格律诗的作家,知道有一条约定俗成的禁忌:避免孤平,千万不要犯孤平,犯孤平是不得了的毛病,定会贻笑大方。老乐也不例外,人云亦云,视“孤平”为洪水猛兽,恶魔厉鬼,唯恐避之不及,惟恐遭人笑话“没文化”。
      什么是孤平?老乐的同乡、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王力教授(1900年—1986年)在通俗读本《格律诗词》指出,所谓孤平,指的是韵脚的诗句、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型中,除了韵脚的平声字之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就是说,五言句的第一字、七言句的第三字必须用平声,而不能用仄声。孤平是律诗的大忌,唐代律诗,几乎没有孤平。王力先生亲自组织学者在五万多首《全唐诗》寻找犯孤平的诗句,结果只找到两个例子:
  “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平仄仄平,首字该平而用仄“醉”。
  “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仄仄平仄仄平,第三字该平而用仄“老”。

      这就是王力教授的定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诗词作者。谬论始终是谬论,经不起逻辑推敲。近几年来,不断有人提出疑问,“孤平”并不违背格律诗词的平仄原则,凭什么就犯忌了?唐朝诗人真的这么迂腐么?先从格式上分析: “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首字、第三字可平可仄,实际上就是首字不用管,第三、第五字,拆开了音步,其实也是首字。所以,变为“仄平仄仄平”,属于正常行为,没有什么疑问,不违反平仄格式。
      再从吟诵的角度来说,首字是经过音,第二个字才是重音,才是判断音步平仄的关键,“平平仄仄平”和“仄平仄仄平”,甚至“仄平平仄平”,对吟诵没有任何影响,简化的音步格式依旧是“平仄平”,吟诵起来依旧是“长短长、低高低”,跟首字没有半毛钱关系。老乐从吟诵中发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铁律,只要注意到半个音步的位置,不用考虑例外,没有孤平,没有拗救。这样把握格律诗格式就简单多了,不会令人生畏了。
      唐朝诗人用声音作诗,先吟诵后记录,不是我们现在提笔先写,无声作诗。那么,唐朝诗人真的有这么迂腐,整出个“孤平”自缚手脚?没有的事!王维开口就吟“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偶然作六首》)、杜甫开口就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玩月呈汉中王》)、白居易张口就来“弦与断丝,犹有却续时。”(《有感》)……七言犯孤平更多,何曾考虑避免子虚乌有的孤平?《全唐诗》犯孤平的诗句多得很,绝没有王力教授统计的只有两例。究其原因,王力和启功教授,受清朝迂腐文人王士祯的误导,不明其理;当年没有电脑,查找《全唐诗》孤平诗句很吃力;老乐还推测,王力和启功先生,音律知识欠缺,不太熟悉吟诵。以至于以讹传讹,误导诗词作家,吓怕诗词爱好者。时至今日,应该正本清源了!    
       2017年6月1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主题

238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5
37#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09:1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2 22:25 编辑

      中古音、唐宋普通话“河洛语”,究竟是什么样子?杜甫、李白、王维、杜牧他们是如何吟诵诗词的?这个视频可以部分解答。视频的汉语,据称是福佬话,是闽南语,兼有粤语、客家话、潮州话等等中古音汉语,不知道有没有吴语成分。可以认为,唐宋以前,至少唐宋时期,汉人就是这样吟诵诗词的。例如视频中吟诵李白《将进酒》,是歌行体,节奏均匀律动,不同于近体诗的曼声长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主题

238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5
38#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0:53: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2 11:05 编辑

      第十七讲  我理解的对联平仄格式,超简单。(老乐研究成果,与众不同)
      前面说过,汉语是单音节字、双音节结构、后重音、平仄交替推进;所有汉字可以分为平仄两大类,犹如人分男女。汉字是方块字,排列整齐,恰好又是单音节语音,不像英文等拼音语言是多音节字,使得汉字可以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n对n,组成平仄相反、意义相连的两个句子,形式整齐,犹如面对面的两排仪仗队,近体诗的五律和七律,颔联和颈联就是这样的诗句,对联由此而来。
      对联,就是唐朝近体诗伴生的副产品。为什么唐朝以前没有对联?因为之前没有平仄,汉字汉音不用分平仄,只分四声;当时汉语是音高型语言,四声八调都可以是平声,各有各的音高,互不交叉。隋唐之后,汉语声调音高混杂,不分平仄不行了,平仄相应而生,产生了新的诗体近体格律诗,近体诗又产生了对联。
      一般人理解的平仄,只是声调的归类,平声为四声的平声,仄声就是上声、去声、入声,而没有从音高、音值去理解,没有从吟诵的角度去理解,平仄误区由此而来,对联平仄也变得复杂。
      平声:处于四声的最低音高,犹如音乐的主音。声调直行,可以任意拖长而不倒字。所以,平声具有“低音、拖长”两大特性,吟诵规则是“低、长”。
      仄声:处于平声之上,声调走向是曲线,拖长容易倒字。所以,仄声具有“高音、短音”两大特性,吟诵规则是“高、短”。
      把平仄变成声音,“平平仄仄”听起来就是“低低高高(长长短短)”,音乐的两大属性“音高、音值”在对联声律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我不厌其烦重复近体诗平仄吟诵特点,是为了说明,对联也应该跟近体诗平仄一样,首先是吟诵的,应该按照汉语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马蹄格音步,交替进行,启功先生把对联平仄比作竹竿,随便可以砍下一截,构成对联的平仄格式,这是很有道理的。那些违反这个规则的对联,只知字义,不知声义,如“仄仄仄仄、平平平平”等等平仄不相间的对联,不是对联的正格,吟诵效果不好,应该尽量避免。
      2017年6月1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主题

238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5
39#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1:15:03 | 只看该作者
      只有从音高音值两个属性去理解平仄,把平仄变成声音,才能明白平仄的本质,进而发现对联的平仄,其实就跟近体诗一样,非常简单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那些五花八门的变格,是不懂平仄真正含义、只按照字义、不考虑声义而派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主题

238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5
40#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0:2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3 09:21 编辑

      第十八讲  古代如何给汉字标注声调? (老乐原创,根据语言音韵学论著通俗解释)
      我们现在知道汉字是声调语言,南朝永明开始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北京普通话“阴阳上去”四声,现代汉语拼音把汉字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声调标在韵腹上,如平píng 、仄zè 。南朝四声(平上去入)是王融、周颙、沈约发明的,在此之前,中国没有四声的说法,更没有拉丁化汉语拼音字母,我们不禁好奇,古人如何标注声调呢?
      原来,南朝之前(包括南朝)用音律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准确的说,用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归类汉字,所谓“四声对五音(十二律)”。
   “五音十二律”是音乐的音高,好比简谱的1234567,又好像五线谱五条线四个间,怎么跟汉语声调扯在一起?
    原来,南朝之前,古人没有声调的概念,只感觉到每个字有自己的音高,每个汉字发声不管方向如何,最后都会落在自己的音高上。音韵学把这种语言叫旋律性·音高型语言,意思就是既有声调又有音高,南朝之前不管声调,只记音高。神奇的汉语,跟音乐的关系是如此融为一体,这真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音乐性语言,难怪连谱子都不需要,汉字就是谱子,声调就是旋律,汉字就是音符,开口就唱。中国第一本韵书、三国时魏国人李登著《声类》,就把一万多汉字编入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高。
      老乐推测,五音还不够,只是笼统说法,还得有“半音”,把十二律用上,把汉字归到十二个音高上,好比五线谱扩展为六条线、六个间,汉字分布十二线间,汉字就是五线谱上面的“豆芽”(音符),有音高,有音值,音律跟声律美妙的结合,令人叫绝!
      时至今日,南方的粤语、客家话、闽南语、吴语等中原中古音,还有云南的彝族语,仍然具有音高型汉语特点,彝族语完全是音高型语言,以音高而不是声调辨字。如客家话“去”本来是去声,读成平声也没有人听错,原因就是“去”是在自己的音域上,只要发出这个“去”音,不管声调如何走向,最后只要落在自己的音域上即可。假如把“去”升高、还是念平声呢?对不起,不是“去”而是“圩”了。再举个通俗例子,北京普通话的“妈妈”,不管你把“妈妈”放在哪个音高上,11、22、33、44、55、66、77……只要声调是平声,永远都是“妈妈”,这是旋律性声调的特点,以声调走向辨字,跟音高无关;而音高型语言彝族语恰恰相反,以音高辨字,“妈妈”放在不同的音高,即使声调一致,字义也不相同。
      这种旋律性·音高型汉语,可以从南朝追溯到先秦《诗经》时代,称上古音,显著特征是,不仅平声字可以拖长不倒字,其它声调拖长(注:所有字拖长后都会变成平声)也不倒字,体现在汉诗上,四声可以作为韵脚,如《诗经·周南·关睢》分别用四声押韵脚。这种旋律性·音高型汉语,其实每个字都可以是平声,可以平着念(唱),每年清明节,国家祭黄帝、祭孔子,祭文全用平声;客家人祭祖,祭文也用平声,如老乐小时候听到老人在祖坟前用客家话念祭文“跪,皆跪……”这个“跪”不念去声guì (客家话是上声)而念平声guī ,但是没有人听错,全都刷刷跪下了。
      中国历史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首都:南京),民族融合,佛教兴盛,梵文翻译,王融、周颙、沈约他们终于发现汉语除了音高,还有声调,可以归纳为平、上、去、入四声,这是开天辟地的历史性事件,证明汉人对汉语的认识,到了崭新阶段。尽管有了四声声调,南朝时期,汉字韵书还是沿用传统的五音十二律,汉语依旧是旋律性·音高型语言,以音高而不是声调辨字,永明体诗照旧是四声分押。只是到了隋朝,汉语和汉诗才开始发生历史性转变,这是后话,留待老乐慢慢道来。
      2017年6月1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华钢琴网 ( 苏ICP备15057595号-1

GMT+8, 2024-4-19 23: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