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20 编辑
第十四讲 以杜牧《清明》为例,批评谷建芬老师乱谱曲。(老乐原创,大家要对着谷建芬老师谱子看帖子)
前面说过,汉诗是诗歌不分家(还有一说是诗、歌、舞不分家),汉字就是谱子,谱曲纯粹画蛇添足,谱曲往往曲解诗意。古代读书人个个会吟诗,人人会作曲。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西洋音乐一统天下,国人不会唱诗了,需要作曲家谱曲,于是,不适合谱曲的古典诗词、被不懂平仄吟诵的作曲家套上了西洋旋律,加之演唱者不懂腔音调整声调,以至倒字连连,好比鬼佬唱汉歌,笑料百出。
不会诵诗,就不会吟诗,因为吟诗是诵诗的升级版;不会吟诗,就不会唱诗,因为唱诗是吟诗的升级版;不会唱诗,就不会谱曲。它们是递进关系:诵→吟→唱→曲。
北京普通话朗诵汉诗,如果不按照汉诗的基本要求加以调整,而是按照今天白话文“想当然”朗读,胡乱断句,就是糟蹋汉诗,曲解原意。
分析杜牧《清明》:
1、判断诗体。杜牧《清明》是一首“首句平起押韵”的七绝,判断近体诗为何特别强调“首句平起”或者“首句仄起”?因为近体诗(格律诗)第一个音步(平平或者仄仄)决定了后面的平仄,后面的平仄是根据首句第一个音步推出来的。
既然是七绝,平仄格式是固定好的,非常方便吟诵。近体诗吟诵要求是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促韵长、依字行腔。请看我划分的节奏关系: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红色字为入声字)
这样划分节奏,跟音乐的连线是一样的,是有意义的。比如平声音步拖长,韵脚拖得最长,等于强调这个字词。“牧童——遥指杏花村”和“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不一样的,反复吟诵,就会明白:前者强调牧童,杜牧怨怪牧童,没有酒家的失望;后者强调遥指,可能有酒家的希望。意思是不一样的。很多人朗诵七言诗,喜欢4+3模式,有时会曲解诗意。
2、分析韵脚。韵脚是一首诗拖得最长的,相当于音乐“主音”,往往是拍子最多的,汉诗韵脚则起到汉诗定调的作用,不押韵相当于唱歌走调,五音不全;汉诗中间换韵脚,相当于音乐转调(近体诗不准换韵)。杜牧《清明》三个韵脚“纷”、“魂”、“村”是《平水韵》上平十三元,这个韵部有个特点:有个韵尾、前鼻音、闭口n,韵头是开口音,然后是闭口韵尾n,吟诵时一定要把闭口韵尾拖出来,自会明白这首诗的色彩“黯淡”,类似西洋音乐的小调式和民族五声的羽调式。这里又引出了吟诵一个要求“依义行调”。而谷建芬老师用的是清角徵调式。
特别指出,用北京普通话朗诵《清明》是不押韵的,听起来很别扭,好像唱歌走调;而用客家话诵读,“纷”、“魂”、“村”韵部一致,押韵非常好。
谷建芬老师用普通话新四声谱曲,类似外国人读汉诗,不得要领。我仅仅从声音最重要的两大属性“音高”和“音值”分析:
1、谷建芬老师谱曲音高不对,造成一大堆倒字。“清明时节”和“路上行人”本来平仄相反,声调走向相反,谷建芬老师用同样的旋律,肯定不符合格律诗基本准则;倒字一大堆,好像外国人说中文唱中文,令人捧腹。如“牧童遥指杏花村”听成“母通邀至——杏花村”。
2、划分节奏不对。类似于音乐的连线划分错了,肢解了作者原意。谷建芬老师谱曲,划分节奏如下(请参考谱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不懂汉诗吟诵者最喜欢的4+3模式,完全不管平仄,不管汉诗声调的长短高低。如能正确吟诵“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以感受到小雨绵绵不绝,烟雨蒙蒙,而采用4+3模式“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没有这种效果;从上面分析得知,不正确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甚至把诗意曲解了,本来没有希望的黯淡色彩变成了有希望的明亮色彩。
问题远不止这些,不懂平仄吟诵,作曲家给汉诗谱曲,99%会犯常识性错误,不是从诗句吟诵中生成曲调,而是从旋律出发,旋律跟诗句脱节。老乐纸上谈诗,没有声音,很难说清楚。我只不过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作曲家注意,音律和声律,对神奇的汉语来说,本来就是一回事,两者都得了解。
2017年6月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