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20-7-5 17:48 编辑
诗与歌之关系(十八)汉诗有五言七言,音乐有五音七音。 汉诗开头,总是一个音步、两个音节(两个字),明确这一点,十分重要。极少以半个音步、一个音节(一个字)开头,那是楚辞、汉赋、骈体文、楹联独有的。我阅读汉诗,发现两首典型的半个音步(一个字)开头的诗句:诗经《月出》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月出》“舒窈纠兮”、“舒懮受兮”、“舒夭绍兮”是不是1+2句式,以至于产生了“窈纠”、“ 懮受”、“夭绍”三个词,我高度怀疑,很可能我们一直搞错了,本来是“舒窈”、“舒懮”、“舒夭”;《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1+2句式,则是模仿楚辞《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严格来说,是一首楚辞体而不是汉诗。 《诗经》主要是四言,总是2+2的节奏;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言,总是2+3(3可以组成2+1和1+2),唐以后的六言是2+4,其实是四言前面增加一个音步,节奏又回到了四言;七言是2+5,其实是五言前面增加一个音步,节奏回到了五言;八言是2+6,其实回到了六言,九言是2+7,其实回到了七言。……如此类推,十言回到了八言(六言、四言)、十一言回到了九言(七言、五言)。偶数诗句的基础是四言,奇数诗句的基础是五言。汉诗发展,偶数诗越来越少,原因是节奏整饬单一,不像奇数诗有半个音步,可以组成更加丰富的节奏,跟音乐的“切分音”原理完全一样(附注:诗词文赋的句读,有学者比喻为“搭积木”,原理跟音乐的连线也完全一样。),楚辞、汉赋、骈体、楹联的1+2起头,也可以看作音乐的“切分音”。 汉诗发展,固定在五言、七言,跟音乐的五音、七音是不是很相似?太对了!这是我近来的感悟,汉语跟音乐的天然关系,最根本的相通之处就在这里! 中国音乐的生律方法是“三分损益”,西洋音乐生律方法是“五度相生”,具体不详述,可以参照我系列《音律札记》。中西生律方法大同小异,得出五音(宫商角徵羽)和七音的音乐律制,为什么理论上是五音和七音?不是四音、六音、八音、九音……?这个原理,跟汉诗是一样的。比如说,一个八度中,生律四个音,形成三个不同比率;生律五个音,正好形成大二度和小三度两个比率;生律六个音,又出现三个不同比率;生律七个音,形成大二度和小二度两个比率,这是比较理想的音阶,古人为何八度内取七个音(十二律是另外的论题),道理就在这里。高一个八度的第八个音,实际上是“宫”;第九个音,其实是“商”……跟汉诗八言(其实是四言)和九言(其实是五言)……原理相同。 我以前感悟到,汉字是单音节,跟音乐的音符很相似,一个汉字相当于一个音符,两个不同汉字相当于两个音符,同样有音高(平低仄高)、音值(平长仄短),还有声调构成的旋律线,所以,汉字是可以直接吟唱的,不需要给汉字、汉诗、汉文谱曲,中国不会产生简谱、五线谱等西洋式的记谱法。现在,当我进一步发现,汉诗五音、七言跟音乐五音、七音存在相同原理,汉诗和音乐的天然关系就昭然若揭了。 2020年7月5日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