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华钢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钢琴学习
楼主: 乐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乐:声律通俗讲座(22)

[复制链接]

138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作曲家丶指挥家丶儿童音乐启蒙教育家

Rank: 8Rank: 8

积分
35914
QQ
21#
发表于 2017-6-4 10:1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汉华 于 2017-6-4 12:03 编辑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词  刘半农  曲  赵元任

http://www.kuwo.cn/yinyue/2615228?catalog=yueku2016
http://www.kuwo.cn/yinyue/11801550?catalog=yueku2016

当年,王之一曾给此曲旋律打5分,给钢琴伴奏打5分,可见,王之一以双满分评价此曲,足见他对此曲的喜爱。


希望同学们欣赏!


http://www.xici.net/b1284488/
人人都是天才  只要用心培养
汉华钢琴学堂  天才儿童搖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主题

239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85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12:2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4 14:11 编辑
王汉华 发表于 2017-6-4 10:10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词  刘半农  曲  赵元任

      赵元任是语言大师,什么话都会说,国学功底很好,研究音律和声律如鱼得水。《教我如何不想他》跟李叔同《送别》一样,是用西洋音乐给汉语歌词谱曲的尝试,词曲咬合很到位。现在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已经遍地开花了,遗憾的是,倒字太多了,这是音乐人缺乏声律知识的后果。赵元任还是北京话四声调值的创立者,现在语言学界还在使用他创建的四声五调值标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主题

239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85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14:5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8 编辑

      第九讲 再说令人头痛的平仄
      中国历史到了隋唐,民族大融合,汉语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四声调值混杂,再也不是四声对五音的音高型声调了,一首诗不方便直接吟唱了,于是,产生了诗的平仄。平声的音高最低,上声、去声、入声音高比平声高,调值各有走向,混杂在一起,唐人把三归一称“仄”,这样把四声“平上去入”一对三分成了平(平声)和仄(上声、去声、入声)。
      时至今日,各种中古音方言中,平声处于最低音。如客家话、闽南语、吴语,朗诵古诗,天然就是平声低仄声高。粤语不同,带有更多上古音,是平高仄低,跟近古音北京话一样,这是后话。
      有了平仄,就有了格律,格律就是平仄,所谓格律诗就是讲究平仄的诗。近体诗(格律诗)最大的特征就是讲究平仄,这是之前汉诗没有的情况。如:近体诗有五言、七言,以前也有;近体诗押平声韵,以前也有。近体诗讲究的对仗、相粘也是平仄催生的,平仄还产生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对联!
      近体诗的平仄,实际上就是给汉诗定好一个吟唱的框架。前面说过,汉诗押韵实则给一首诗定调,确定主音,天然的四声对五音,这样就可以直接吟唱了;近体诗当然也押韵,但是由于调值的混杂,还不方便直接吟唱,确定平仄后,就非常方便吟唱了。所以说,平仄是为了吟唱而生的,吟唱必须的。
      时至今日,近体诗是最容易吟唱的,最容易把握的,老乐母语客家话,直接就可以吟唱格律诗,天然符合近体诗(格律诗)的吟诵要求,吴语、闽南语等应该也一样。这说明,唐朝的国语“河洛语”,类似于客家话、粤语、吴语、闽南语等带入声的方言,唐宋诗人就是按照中古音国语写诗填词吟唱的。悲催的是,今天我们用国语——北京普通话、近古音朗诵唐诗宋词,变味了,入声没有了,调值音高变了……留待以后再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主题

239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85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9:52: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8 编辑

      第十讲 为什么汉诗节奏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汉语除了声调,其独特性还表现在“单音节”上,即一字一音,这点跟声调一样意义非凡!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往往大有奥妙!比较英语,英语是多音节单词,如“花”,英文是flower [ˈflaʊə(r)],两个音节,重音在前头。汉语一个字一个音节,单字单音,两个字组成一个词,如“音乐”、“节奏”、“演奏”等等,所谓单音节语言、双音节结构。两个字组成的词结构,重音落在第二个字,第一个字类似音乐的“经过音”。从前面介绍得知,古汉语四声“平上去入”,一对三分为“平”(平)、“仄”(上去入),两个字的词,按照平仄划分,有这么多形式:
      平平:春天
      仄仄:夏日
      平仄:秋季
      仄平:夏天
      由于第一个字是“经过音”,以第二个字为重音,实际上,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隋唐时期,汉语已从上古音变成中古音,平声低而长,仄声高而短(可用方言诵读诗词验证),平仄交替,等于一长一短、一低一高,长长短短,高高低低,声调旋律线起伏,很有节奏感,近体诗(格律诗)找到了这种绝妙的节奏感,新的汉诗(格律诗)产生了!
      为什么近体诗(格律诗)是两组半的五言(五个字,一个字一个音,故称五言)和三组半七言,而不是两组的四言、三组的六言?按理是没有问题的,汉诗就有不少四言诗、六言诗。原因是四言、六言诗句式结构变化没有五言、七言那么大,以四言、五言为例:
      四言诗平仄结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六言诗平仄结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五言诗平仄结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平仄结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言六言诗只有两种句式结构,五言七言诗有四种句式结构,多加一个字,句式结构一下子变得灵活多变了,诵读起来,抑扬顿挫的效果也更好。所以,近体诗(格律诗)选择了五言、七言,淘汰了四言、六言,唐朝也有人写四言和六言诗,王维就写六言诗,但是不能算是近体诗。
      平仄的推演,跟音律推演一样,是比较枯燥的,需要足够的耐心。概括来说,汉语是单音节双结构,重音在第二字,平仄交替的旋律性最美,所以近体诗选择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交替进行,而且是五言和七言,淘汰句式变化不大的四言和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主题

239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85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0:0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6 11:08 编辑

      我给孩子们讲声律,经常提醒的是“声调”、“单音节”、“平仄”,类似钢琴老师经常提醒学生“放松”、“慢练”、“抬指”。
      ——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潜台词:英语有重音无声调)
      ——“汉语是单音节、双结构语言”(潜台词:英语是多音节)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潜台词:长长短短、高高低低)


      下一讲《平仄的音高和时值》是老乐研究声律的独特体会,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主题

239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85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1:06: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9 编辑

      第十一讲 平仄的音高与音值
      自从唐朝格律诗(近体诗)出现了平仄,平仄跟汉语如影相随,直到今天,不懂平仄,就看不懂诗词楹联,更不要说吟诵和创作了,给近体诗谱曲也不得要领。唐朝以后,每个汉字除了声调,还分出了平仄,平声字和仄声字大致各占一半。
      平仄除了声调的区别,其音高和音值也是不同的,乐理中重要的“音高”和“音值”运用到声律来了。总的来说,平声较低、较长,处在四声的最底层,好比音阶的第一级主音;仄声较高、较短、较重,处在平声上面,概括就是“平低仄高、平长仄短”。如“钢琴演奏”(平平仄仄)用音高表示大致是简谱2(钢)—1(琴)——5(演)6(奏),“钢琴”是平声,音高低,音值长;“演奏”是仄声,音高高,音值短。我给孩子们打比方:平声字是瘦高个,仄声字是矮胖子,两者体重其实是一样的。
      明白了“平低仄高、平长仄短”的道理,跟“声调”、“单音节”一样意义非凡!诵读、吟诵诗词楹联,就抓住了根本,成功了一半!李叔同(弘一法师)填词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是按照吟诵要求谱曲的,符合诗词的吟诵习惯。
      其实,客家话、吴语、闽南语等带入声的中古“河洛语”,天然就是“平低仄高、平长仄短”,不信用这些方言随便念杜牧《清明》、李白《静夜思》就知道了。粤语保留“平长仄短”,但是“平高仄低”,稍有不同。
      明白了平仄的高低长短关系,理解声律就变得简单多了。(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主题

239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85
27#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3:4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9 编辑

      第十二讲  北京话不适合作国语。
       1912年国民政府在广东话(上古音)、南京话(中古音)、北京话(近古音)三种方言中,选择了最不适合的北京话作为国语,从此全国一片儿化音,舌头卷来卷去,汉语韵味失去大半,后果非常严重:
      (一)入声消失。北京话是阿尔泰语系(没有声调,只有重音)进入中原后,学汉语没学到家,是“洋泾浜”汉语。胡人学不会入声,把入声归入上声、去声、平声去了,所谓“入派三声”,没有了入声,汉语等于“洋化”。
      (二)汉语声调变得简单。中古音是四声八调,粤语和吴语超过八调。何谓八调?每一个声调分阴阳,就是发音部位分高低,有清浊之分,而声调不变;北京话四声四调,实际上是三声三调,因为阴平、阳平实际上都是平声。北京话的阳平是把中古音的浊平往上挑,变成了新的声调阳平,实际上还是平声。
      北京话名曰声调语言,实际上是简化版的声调语言,远没有中古音那样丰富多彩,声调多变。
      (三)学习宋代以前诗文有理解障碍。今天的学校,老师用北京话新四声学习古代诗词歌赋,跟古四声差别不小,平仄也发生了变化,押韵也变得不押韵了。特别是近体诗“平低仄高”变成了“平高仄低”,理解诗词也会出现问题
      (四)吟诵消失,代之以西洋重音朗诵法,胡乱断句,肢解诗意;由于不会吟诵,国人不会唱诗,不得不给古诗谱曲,但是不得要领,不得其法,按照北京普通话、西洋作曲法“想当然”给古诗谱曲,绝大多数笑杀古人。
      ……
      总之,北京话作国语,割裂了一半汉文化传统,中国人国学如此之差,跟国语选错了不无关系。我经常跟孩子们说:你们知道吗?李白杜甫是用客家话或者粤语写诗的,那时候还没有北京话呢,而我们现在学校用北京话朗诵唐诗宋词,很多音都不对,音韵也不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作曲家丶指挥家丶儿童音乐启蒙教育家

Rank: 8Rank: 8

积分
35914
QQ
28#
发表于 2017-6-6 23:58:24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乐只先生将此文整理下,可考虑投搞,让更多的人受用!
http://www.xici.net/b1284488/
人人都是天才  只要用心培养
汉华钢琴学堂  天才儿童搖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主题

239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85
29#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06:23 | 只看该作者
王汉华 发表于 2017-6-6 23:58
建议乐只先生将此文整理下,可考虑投搞,让更多的人受用!

      不可!这是敏感的政治问题,还有很多理由我省略了。北京话不适宜作国语,是我研究声律中一步步感悟出来的,专家学者不会说、不敢说。大家只要认识到,国语是“洋泾浜”汉语,不是我唐宋以前的汉语,心中有数,纠正自己和孩子诵读和理解诗词文赋的错误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作曲家丶指挥家丶儿童音乐启蒙教育家

Rank: 8Rank: 8

积分
35914
QQ
30#
发表于 2017-6-7 10:04:38 | 只看该作者
乐只 发表于 2017-6-7 09:06
不可!这是敏感的政治问题,还有很多理由我省略了。北京话不适宜作国语,是我研究声律中一步步感悟 ...

理解。
http://www.xici.net/b1284488/
人人都是天才  只要用心培养
汉华钢琴学堂  天才儿童搖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华钢琴网 ( 苏ICP备15057595号-1

GMT+8, 2024-12-22 16: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