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王汉华 于 2019-1-17 14:20 编辑
中国不少“名家”音乐素质堪忧
记得约十年前,电视上转播某国家级交响乐团演奏,轮到首席小提琴solo(独奏)时,音准竟一塌糊凃,令人不忍卒听!看到演奏者倾情投入,看到指挥家镇定自若,不禁令人诧异!是首席不称职?还是指挥听不出?据我所知,他们竟如此这般地合作了多年!
一位当红的钢琴家,加演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民族风格乐曲,该曲本来是优美抒情的行板,而这位“名家”却奏成小快板,造成该曲面目全非,意境全无。是因为卖弄技术,哗众取宠所致?还是干脆不理解这首乐曲的含义?
还有一位元老级小提琴演奏家,我从来就未听到他哪场演出完全音准无误!最近又听他演出,竟然強弱拍也分不清!
前不久,一位“天后”演唱会,观众除了对天价票价吐槽外,对其“频频出现走音、抢拍、气息抖动”多有微词。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我分析有如下可能:
1、这些“名家”是急功近利的产物。虽然,他们有的可能出身于音乐世家,但家长想让孩子尽早出人头地,只抓技术,忽视音乐素质教育,致使他们错过“听觉敏感期”,一旦定形后,又无法改变,造成他们可能成为终生五音不全的“名家”;
2、“名家”被媒体或经纪公司为了包装过度炒作,致使“名家”名不符实;
3、缺乏良性的艺术竞争机制。虽然名义上有招聘、考核等选拔程序,但难逃中国的人情社会桎梏,拉关系、走后门、玩权术并存;
4、中国民众普遍音乐素质偏低而又有喜好追星的社会风气,使他们有生存的土壤。
时代是发展的,希望后来者引以为戒!摒弃急功近利的学琴方式,踏踏实实走综合发展的音乐素质教育之路,谨防成为艺术的畸形儿!
2017.01.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