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华钢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钢琴学习
查看: 37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乐简析和吟唱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复制链接]

548

主题

2387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3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09:3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6-11-2 11:53 编辑

  孩子学习肖邦前奏曲《雨滴》,我看到有人把肖邦《雨滴》跟中国诗歌的意境结合起来,其中有李商隐、温庭筠、李清照各有一首诗词比较近似,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更漏子·玉炉香》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添字采桑子》
  【南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老钢琴家傅聪把晚年的肖邦比作中国唐朝诗人李商隐,但是肖邦这首《雨滴》,我认为更像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我感觉好像肖邦看了温庭筠这首词得到的灵感,创作了《雨滴》(当然不是真的),是温词的进一步扩展和发挥。如温词用了仄声韵和平声韵,押了四种不同的韵,肖邦《雨滴》从降D大调转到降A大调、升C小调,再回到降D大调,类似于诗词的换韵;温词上片结句用平声前鼻音,下片结句用平声后鼻音,表现了词中人无限的伤感和叹息,用“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让人仿佛听到连夜的雨滴声,敲打着空阶,也敲打着词中人的苦思;肖邦则用音符模仿雨滴,乐曲自始自终都有雨滴背景,如歌如泣的主题旋律,圣咏般的B段,黯淡的音乐色彩,形象逼真的表现出音乐中人的苦闷、不安、焦躁;温词平仄交错,急缓交替,讲究声韵,非常适合吟唱;肖邦则是和声大师,复杂的和声,如歌的旋律,营造出雨夜焦躁不安的绝妙意境,跟温词是如此契合,它们互为背景是很恰当的。

    下面是我简析和吟唱的录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华钢琴网 ( 苏ICP备15057595号-1

GMT+8, 2024-6-29 23: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