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8-10-11 10:00 编辑
古人为什么要吟诵诗文? 作者:乐只 这是今人很难理解的。明明念出准确读音、意思明了、听明白了,不就OK了,还要摇头晃脑吟诵干啥子嘛?本人也是带着这个疑问研究汉语声律和诗文吟诵,结合乐理和音律,结果令人惊讶,我们对汉语的了解太少了,西洋语言和音乐影响太深了,不知道汉语的神奇所在。 汉语是单音节语言,汉字特点是一字一音节,这跟欧洲拼音语言、多音节大不相同,意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叶嘉莹先生举例“春”,汉语是一个音节,英文是spring [sprɪŋ] 三个音节。单音节的汉语,好像音乐的音符。我们知道,声音有两个最重要的属性:音高、音长,学音乐要紧紧抓住这两个属性,音高有七音十二律;音长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等等。类似一个个音符的汉语,同样具有音高和音长。比如“春”,中古音是阴平,音高处在最低,类似简谱第一级“1”,“春”还是中古音“平上去入”的平声,音长较长,我把“春”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如杜甫“当春乃发生”,“春”处在诗句中的第二个字,假设为二分音符时值,入声“发”则是八分音符。也就是说,“春”要拖长,“发”要短音,如果“春”当韵脚,相当于全音符。 你看,汉字具有音高,还有音长(音值),跟音符是一样的,你可以把汉字当作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音符。事实上,带有中古音的方言,如本人的母语客家话,就很好的体现了汉语的音高和音值: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如念“当春乃发生”,三个音步的音高和音长是:当春(低、长)乃发(高、很短)生(低、很长)。 也就是说,汉字虽然是单音节,但不是每个字都是一样音长的,而是有长有短,丰富多彩。 为什么汉语要曼声长吟呢?因为声调!汉字虽然是单音节,但是还有更小的音素(限于篇幅,不展开),尤其有声调走向,类似于音乐的旋律,这是汉语最特别之处,是西洋拼音语言不可想象的。有音高,有音长,有声调,这不就是歌吗?!汉语跟音乐是如此接近,唐朝以前有“四声对五音”之说,唐朝以后有平仄,根本不需要记谱法,不需要谱曲,只要正确念出汉字的读音,就是诵读了;稍加调整,就可以吟唱了。所以《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限于篇幅,不展开),自从百年前引进西洋音乐和西洋朗读法,中国人再也离不开简谱和五线谱了,没有谱曲就不会唱歌了。殊不知,古人开口即唱,读书人个个都是吟诵好手。现在的朗诵,一字(音节)一顿,或者随意长短,是西洋拼音语言(没有声调,只有重音)的读书方法,失去了汉语的音乐性和声音的意义,后果就是国人离开曲谱就不会唱歌了,唱歌变成某些人的职业了,读书人每每开口五音不全了。 至于吟诵还能体现汉字的“声义”、体现汉语文化的乐教,同样是促成汉语需要吟诵的因素,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2018年10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