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5-10-30 01:11 编辑
孩子读书,可以交给学校,文盲父母家庭也可以走出清华北大生;但是钢琴不同,既需要动脑又需要动手,更要动口,如果父母忙于事业,无暇顾及,或者父母是乐盲,对孩子学琴起不到基本的辅导作用,完全寄希望于老师,结果是白花钱。
还有关键的一点,我们的钢琴教育是按照“钢琴演奏家”的套路进行教学的,大量的时间集中在钢琴技术,老师对视唱练耳、乐理、作曲等等全面的音乐素质重视不够,他们很多人本身就是按照传统的琴匠套路走过来的,同样缺少全面的音乐素养,当然也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音乐素质教育。如果家庭跟不上,孩子不仅成不了钢琴演奏家,而且最后钢琴技术也丢得一干二净。
音乐和钢琴,就是如此诡秘,可以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改为“王侯将相,确实有种!”。每一个成名的音乐家、钢琴家,背后无一例外都有家庭“背景”。大家只知道朗朗的父亲郎国任是专业拉二胡的,李云迪有什么“背景”?有!他的母亲年轻时就是跳芭蕾舞的,对音乐不是外行,加之好学,能辅导儿子。李云迪成名后,母亲被聘为琴行辅导员,业余的钢琴老师。
我孩子春节前后,参加了好几次钢琴演奏会,我发现弹得好的孩子,要么是音乐家庭,要么父母是音乐爱好者。有一次,孩子应邀参加一个钢琴演奏会,孩子完美演奏肖邦《a小调圆舞曲》,我注意到还有一个小女孩钢琴弹得也不错,气质典雅,动作优美,其他琴童在我看来不及格,基本上没有发展前途。我问弹得好的小女孩什么“背景”?有人答曰“她的妈妈就是钢琴老师啊”。
2015年2月2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