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王汉华 于 2015-12-19 01:22 编辑
你只是明星
文/六六
新闻惊见李云迪在韩国首尔音乐会上,奏着奏着断片儿了,跟不上指挥和乐团,不得不中断重弹。我以为自己眼睛花了。这次演奏,是他拿手的《肖邦第一协奏曲》,应该是他斩获大奖的曲子。
我刚才上网搜了一下,估计李云迪的公关团队发了通稿,你会看到头一页百度都是“李云迪遭黑躺枪,发声明诚恳致歉”。我忍不住叹口气。你不发生这样严重的失误,旁人怎么黑你?已经是现在的结局了还不忘辩解。自强的要务是不自欺。我根本没看出道歉的诚恳,因为李云迪都没提到他“疏而忘学”。
我看过老师病到失声,还挂着“小蜜蜂”讲课;也看过演员高烧,还冒雨背台词演戏,没听说过因病忘记本行的。忘记,只能说明一点:你不熟悉。
我特地回头查了李云迪得奖那年,2000年的比赛现场视频。你都不敢相信那是今天的李云迪,从样貌上说,真的是没有经过包装的有机产品,绝对没有现在帅气霸气,但弹奏得感情充沛,人也陶醉。你可以看见一个沉醉在音乐世界的年轻人在用心诠释作品,与大师神交,绝对不像今天这样精致得体,也没有现在举手投足间的信心满满。今天的李云迪,一切都被细致地梳理过了,只差练琴。
业精于勤。N年前我表妹有道高中数学题不会,问数学博导的偶得爷爷,爷爷戴着老花镜看半天,说:“把你课本拿出来我翻翻。”表妹讪笑,你是大数学家,怎么连高中题目都不会做?爷爷诚恳答:“基础题好久不做了,公式忘光了。我做你的数学题,其实并不比你灵巧。”
前一段时间网友发了一个帖子,上书“我们曾经如此博学过”,把我们高中时候学过的语数外,生化物题目发了一组,我惊讶地发现,我连语文题目都不会做。今天我也遇到尴尬,在上《史记》课记笔记的时候,我窘迫地发现,我不会写陪“葬”的“葬”字。
我们都曾深奥过,其实并不是18岁的我们比现在更有智慧,而是“无他,唯手熟尔”。
业荒于嬉。我上次看到李云迪的报道,是黄晓明的婚礼,他从肖邦钢琴大赛的评委席上请假,像明星一样挤进头条。而他在首尔钢琴演奏会之前的那条微博,发的是打扮妥当参加HALLOWEEN。演出现场失手,并不是李云迪首次发生,我在新加坡的朋友亦抱怨过他上次在新加坡的表演漏洞不断,不值票价。
我认识的不少成功人士都苦于如何将自己短暂的成功转化为永恒。就好像彗星一生的梦想就是成为恒星。但大多数人,都不会在巅峰的位置上停留许久。究其原因,很多人成就以后,如报复般将过去所受的苦用享乐弥补回来。
古人将人的进阶分为三个等级:爹妈给的叫聪明,自己学习的叫智慧,比智慧更高的是天机。如何从智慧跨越到天机?那不仅仅是学习能解决的,那需要修炼。所谓的修炼,就是指“断其欲,穷其身,苦其志”。因为“嗜欲深者,天机浅也”。要做到断欲,首先就要能够沉下心来潜心研读和练习,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清心寡欲,离群索居。那些到本应身退的年纪还能成为万事楷模的精神领袖,追溯他们的道路,你首先不会在娱乐头版头条见到他。比方说,巴菲特成名的时候都六十多了;比方说张瑞敏直到今天都每周阅读两本书;比方说梅丽尔?斯特里普没有出现在国际时装周。
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俭以养德的宏志,最终,大多数人,都是流星。
看过太多的流星,绝大多数都不会记录进历史,除了自己会记得自己曾经举世瞩目或当红过,哪怕再过十年二十年,后人都会忘记。
如果自己能够坦然接受自己来过、红过、消失过,那也是极好的生活。就怕心理上还不能承受,生活上又摆脱不了奢靡,短暂的轰动之后,留给自己的是遗世漫长的痛苦。有多少人,就这样沉沦了。
“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走最苦的路,看最好的风景。
这篇文章,是为了警惕自己而作。
(刊于2015年11月03日解放日报“朝花”,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