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大调还是小调? 原创:乐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再熟悉不过了,惜乎识者寥寥,今人文化断层,不操千曲,焉知郢声? 一、“更”读gēng ,不读gèng。 清人沈德潜早指出“四语皆对”、清人黄生也说“两对工整,却又流动”,其实是两副对联构成的五绝。故,“更上”对应上句“欲穷”,应是动词,“更”是“更换”,不是副词“又、再”,读gēng 而不是gèng。改变语序理解,变为1+2的切分节奏“欲目穷千里,更楼上一层”,“更”是动词而不是副词就清清楚楚了。 首联是并肩对,尾联是流水对,所以“合”得很好,结束感很强,怪不得很多人只知道首联对仗,不知道尾联也对仗。 不会创作古典诗词和楹联对仗,就体会不到以上的艺术奥秘,又一次证明“不会写就不会教”,作家(诗人)和学者(语文老师、文学教授)是一而不是二。 二、“上”读shǎng,不读shàng。 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统一,汉语声调也是有意义的。“上(楼)”是向上的动作,声调也应该向上,中古音“上”是上声,不是往下的去声。虽然我们是用近古音普通话读唐诗,但是碰到关键的字,尤其是韵脚,还得用中古音,以保持声韵谐和,发挥汉语声音的意义。不懂古汉语声律,回到唐宋的中古音系统,就不能很好鉴赏古典诗词。 三、“白日”就是太阳,没有特别意义。 客家语把太阳称作“白日”或“热头”,白天称“白日头”,王之涣使用中古音写诗,称太阳为“白日”,本是平常之事,害得某些学者长篇累牍论证“白日”的种种妙处,令人喷饭。教训:不懂一门带入声的中古音方言,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始终跛足。 四、《登鹳雀楼》是色彩黯淡的小调而不是色彩明亮的大调。 今人太离谱了!王之涣郁郁不得志,登楼赋诗,哪有心情积极向上?不仅王之涣,自从建安七子王璨写了《登楼赋》,凡是登楼赋诗填词,几乎都是伤心的、忧郁的、消极的;更进一步,中国诗人,总是带有悲情意识,不平则鸣,得志窃喜,只见登山豪情万丈,哪见登楼偷着乐的。你可以查看唐宋诗人登鹳雀楼的诗,主题无非是“愁”。你要问我为何诗人喜欢写愁,我的回答是,不仅诗人喜欢写愁,音乐家也喜欢写愁,通俗歌曲太多愁啊苦啊爱啊死啊。中国音乐称商音、歌女称商女,何也?商者,伤也,音乐总是悲伤,悲伤是主基调,带有小调色彩的商调式竟然成为音乐的代名词。 扯远了。《登鹳雀楼》为何是伤心的小调色彩?“汉诗的一半是音乐”,靠耳朵听!靠嘴巴吟诵!声音会告诉你,这首诗不是色彩明亮的大调,而是色彩黯淡的小调。用中古音吟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你耳朵会捕捉到,王之涣感叹时光飞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有心事业,无奈时运不济,只能上一层楼(鹳雀楼只有三层),想再高也不可能了,无限伤感。中古音平声低仄声高,把韵脚“流”和“楼”在低音的位置上拖长四拍以上,分明听到王之涣沉重的叹息声。这首诗四句二十字,有六个入声字,每个诗句都有短促的入声,意味着平声字尤其是韵脚要拖得很长很长,才能达到曼声长吟的音值,才能准确还原原诗的时值、拍子、音高、色彩,进而准确领会该诗的主题。如能准确吟诵,入声和平声一长一短,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失意文人跃然纸上!! 2021年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