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21-3-16 20:02 编辑
中文和英文,哪个更适合谱曲? 原创:乐只 用简谱和五线谱给歌词谱曲,称Song writing,称作曲者为Song writer,起源于欧洲,毫无疑问最适合欧洲语言。中国百年前才引进简谱和五线谱,第一个使用五线谱的中国人是李叔同(1880-1942),他自作歌词《送别》,借用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风靡中国;最早给中文谱曲的中国人,是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1892-1982)教授于1926年给刘半农(1891-1934)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谱曲,当时赵元任留学英国,以此表达对祖国的怀念之情。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学者发起的“反孔教、反文言、抵制儒家学派”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文化的迂腐,需要全盘西化,简谱、五线谱、学堂歌等等西洋音乐就是当年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我认为西化最全面、最彻底,就是中国民族音乐。除非专业民族音乐家和极少数中文学者,绝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祖宗如何唱歌了,不知道汉语跟音乐的天然联系,不懂汉语声律,不知道汉语吟诵,早已习惯看谱才能唱歌,汉语必谱曲,每一首歌必有固定曲调和旋律,天经地义。以此反推,认为诗三百、唐宋词的曲谱丢失了,留下来的诗词只是歌词,每个词牌的唱腔、曲调、旋律是相同的,古代全中国人唱固定曲调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犹如当今唱同样曲调的通俗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这其实是胡扯,你以为古代有电视剧、广播台、DVD、MTV、手机微信,多少学者按照这个错误思路研究古典诗词、尤其是唐宋词,日复一日、一代接一代在古籍堆中寻找曲谱,终究南辕北辙。 我多篇博文反复强调,汉语是天然音乐,词曲合一,词谱合一,见字即唱,无须谱曲,如此说来,给汉语谱曲岂不是小菜一碟?为何又说西洋语言更容易谱曲?其实并不矛盾,用简谱和五线谱给歌词谱曲,是按照西洋的音乐框架而不是中国音乐框架谱曲,西洋音乐讲究强弱律动、节奏变化、和声进行,这些恰恰是中国音乐欠缺的,请看具体分析,是我钻研诗词文赋和中西音乐的个人体会,每个字每个观点都是原创。 给汉语歌词谱曲的优势: (一)声调汉语本身具有旋律性,古典诗词和押韵的白话文歌词,只要多加吟诵,就能生成旋律,产生创作灵感。 (二)给歌词谱曲,旋律走向一般是按照“起承转合”的思路,这跟古典诗词的创作思路是一致的,古典诗词作者最容易理解和应用。 (三)给歌词谱曲,不管歌词句读是否齐言,小节(线)一般是对称的,如“起”句是四个小节,“转”、“合”也是四个小节,通过小节线齐言,这跟汉诗的齐言(五言、七言)是一致的,古典诗词作者也很容易理解和应用。 劣势也是明显的: (一)简谱和五线谱是给欧洲非声调有重音的拼音语言谱曲的,移植到声调汉语,肯定水土不服,从根本上来说,简谱和五线谱是很难给汉语谱曲的,很难完美记录汉语的腔调,事实上,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没有产生类似简谱和五线谱的记谱法,不是中国古人笨,发明不出来,除了汉语不需要谱曲,还有汉语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死板的记谱法谱曲有关。 (二)用简谱和五线谱给汉语谱曲,十有八九扭曲汉语声调,造成倒字。即使第一段歌词尽量避免了倒字,相同旋律的第二段歌词也很难避免倒字,除非演唱时用音腔调整,但是听起来旋律跟第一段有差别。所以我说,只要是用简谱和五线谱写的歌,即使用民族五声,其实也是西洋味;把减字谱的古琴曲整成简谱,等于中国菜加入西洋佐料,失真了。 (三)用简谱和五线谱给汉语歌词谱曲,意味着运用西洋和声创作。西洋音乐先有和声后有曲子旋律(拉莫《和声学》),旋律是从和声中产生的,往往弹奏一组和弦进行就能找到旋律线,这跟中国音乐只有单声部没有多声部、旋律依附于歌词的音乐传统截然相反,需要逆向思维,既照顾旋律又要顾及和声,这给汉语谱曲带来一定困难。 我最后结论,给中文歌词谱曲,既难又不难,表面看比英文容易,实则更难,毕竟是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君不见,大多数中文通俗歌曲,歌词丑陋,曲调尘下,俗不可耐,却赢得郢中常鱗凡介一片喝彩,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低下、整体艺术欣赏水平低下的体现。 2021年3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