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王汉华 于 2019-7-15 17:43 编辑 
 缺什么补什么
 
 根据“木桶理论”,短板必然制约着木桶的盛水量。同理,音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必须全面发展,克服短板,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音乐(钢琴)的“木桶”到底有哪些木板组成呢?
 
 1、音高概念,即固定音高概念和相对音高概念;
 
 2、节奏感,各种复杂节奏的把握与对位;
 
 3、強弱,即音乐表情,节拍的律动感,旋律起伏等;
 
 4、丰富的音色掌控力、分辨力;
 
 5、听辨能力,被誉为音乐才能的第一标志;
 
 6、抄谱、记谱能力;
 
 7、视唱能力,含单声部视唱与多声部视唱;
 
 8、中国民歌、戏曲背诵;
 
 9、继续发展能力,如一般指挥、作曲能力;
 
 10、音乐理论基础;
 
 11、演奏的基本方法;
 
 12、手指的跑动能力,速度与质量;
 
 13、视奏能力;
 
 14、技术程度;
 
 15、乐曲浏览量
 
 16、音乐风格把握能力;
 
 17、即兴伴奏能力;
 
 18、台风与肢体语言;
 
 19、临场发挥;
 
 20、民族音乐概论;
 
 21、国学精典选读。
 
 以上是作为优秀音乐人才所必须的学习内容,如果目标较低,标准不高,只想“进门”就行,那么,也必须具备较好的音乐素质条件和较完整的技术发展基础,不然,就算“进了门”,也是自讨苦吃,这行当是不好混的!
 
 所以,我一直要求有志走专业的学生缺什么补什么,平衡发展,不可顾此失彼,失败往往栽在“短板”上!
 
 纵观以上“木桶”所组成木板数量,可见,儿童学习音乐拟学有所成应该是全方位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出线,象现今的业余钢琴考级,连钢琴的音准也不管,只练几首曲子去过级,其它“木板”全然不顾,几乎都成了短板,“木桶”几乎不能盛水。于是,造成这些琴童级别越高越业余,以至无可救药,彻底葬送了这些孩子本可能有的音乐前途!
 
 王汉华
 2019.07.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