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华钢琴网

标题: 没有“桃花潭”,也没有“杏花村”。 [打印本页]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8-7-8 16:56
标题: 没有“桃花潭”,也没有“杏花村”。
没有“桃花潭”,也没有“杏花村”。
作者:乐只
      看了武汉大学万献初教授关于音韵学的系列讲座,受益颇多。如汉语最诡秘的语法“秦军胜楚军”和“秦军败楚军”,方块字的中国人都明白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拼音语言的西洋人,无论如何搞不清楚,明明是意思相反的“胜”和“败”,怎么可能同义?!这不是瞎掰吗?!原来,汉语是单音节语言,一个方块字一个音节,像叠积木一样组合,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意义。“秦军(胜、败)楚军”不能组合成“秦军—(胜、败)—楚军”,而是“秦军胜→齐军”和“秦军→败齐军”,这样组合,“败”变成了使动词“使……败”,意思就明白了,这是汉语不同于西洋拼音语言的语法,不能用西洋语法硬套。
      我以前也举过类似例子,证明格律诗诗句的组合是有讲究的,吟诵时要区分平仄。如程颐的七律《秋日》首句“闲来无事不从容”,两种断句“闲来→无事不从容”(正确)和“闲来无事→不从容”(错误)意思是相反的;张继的五律《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旧游人不见”,两种断句“旧游→人不见”(正确)和“旧游人→不见”(错误)意思也不相同。
      由此我想到,格律诗中有的地名,是不是也要重新审视呢?杜牧《清明》“牧童遥指杏花村”,根据中古音平声长仄声短的原理,正确断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村”,哪来的“杏花村”?而是“远处有杏花的村子”;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正确断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哪来的“桃花潭”?应该是“桃花和深千尺的潭水”。
    201878





欢迎光临 汉华钢琴网 (http://bbs.whhg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