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华钢琴网

标题: 老乐:声律通俗讲座(22) [打印本页]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 00:56
标题: 老乐:声律通俗讲座(22)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20 16:18 编辑

       好奇心害死猫,老乐是特别好奇的怪物,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弄明白,活得真那个叫累!时间总是不够用。研究了音律,对声律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音律研究声律,解开汉语声律的奥秘。经过无数次吟诵、观摩、阅读、比较,总算有了一点体会。老乐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跟帖的方式,写一个通俗扼要的系列,给大家参考。我有空就续写,基本上不看参考资料,尽量不引经据典,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如有出入,留后修改,希望王老师和行家、家长批评指正。
    第一讲 汉语是声调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声调语言,声调走向具有辨别意义。其实,英语一样有声调,只是声调没有辨别意义,凭借重音音节辨义。明白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一个英语单词,随便你平着念、往上念、往下念,只要重音音节不变,意思都是一样的,别人不会听错。而汉语,声调走向是有意义的,不能随便,否则全乱了。
      正因为汉语有声调走向,汉语天然就是旋律语言,自成旋律线,说话跟唱歌似的,所以,唐朝以前,尤其是先秦时代,汉人根本就没有乐谱,直接唱字、唱诗,诗就是歌。有人以为中国古代没有歌谱留下来,是散失了,不对!根本就没有谱子,不需要谱子!比如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孔子编,简称《诗三百》),直接就是唱字的,用老乐的母语客家话可以直接唱《诗经》,苏州话更好。(大家感兴趣,可提前看一看我根据“四声对五音”原理,还原《诗经·小雅·天保》片段,用简谱是无奈之举,是很难准确表达的,不如直接听我唱。)http://bbs.whhg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59&highlight=%C9%FA%C8%D5%B8%E8
    (时间关系,待续,越来越精彩。欢迎跟帖讨论。)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7-6-1 08:14
我搬小板凳当忠实的学生。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 08:53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22 编辑

      第二讲 关于古汉语的声调
      既然声调如此重要,那么,汉语声调如何?古四声和新四声究竟是怎么回事?平仄又是怎么回事?入声怎么回事?
      免谈学术论证和争议,概括来说,古代汉语声调走向无非三种:
      ①平向(→):用一个“平”字的读音代替,称“平声”(也可以称中声、东声,等等),水平方向任意拉长,也不会倒字,“东”字不会变成“懂”。
      ②斜上(↗或√):用一个“上”字代替(“上”古代读shǎng ),称“上声”(也可以称海声、谱声,等等),“上声”无法任意拉长(高),帕瓦罗蒂也做不到,拉高到一定音高后会走向水平,变成平声,就会倒字。比如“我”(wǒ )任意拉长,变成平声后就是“窝”(wō )了。
      ③斜下(↘):用一个“去”字代替,称“去声”,道理跟“上声”相似,无法任意拉长,“海”会变成“孩”。
      ④古汉语除了基本的三个声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入声”,发音很急促、爆破,类似“去声”的缩短版,又好像钢琴的跳音,吴语、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等等古中原汉语,保留了入声,如“入”、“学习”、“乐”、“落”、“石”等就是入声字。为什么称“入声”?就是用入声字“入”代替,道理跟“平声”、“上声”、“去声”一样。“入”字,北京话变成去声(第四声)了,“上”字变成去声(第四声)了,这是最令人莫名其妙之处,是今人学习声调的拦路虎。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7-6-1 09:14
乐只 发表于 2017-6-1 08:53
(二)关于古汉语的声调
既然声调如此重要,那么,汉语声调如何?古四声和新四声究竟是怎么回事?平仄又是 ...

希望此帖成为为古诗词谱曲的向导!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 10:12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4 编辑

      第三讲  古汉语声调分类。
      上面说古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好像声调跟现在差不多?非也!四声只是声,声调声调,还有“调”呢。类似西洋音乐七声,表面是七声,实际上是十二声,加上各种大小调,何止七声?又如民族调式,表面是“宫商角徵羽”五个调,其实呢?多到让你直喊“受不鸟鸟!”
      古汉语究竟有多少声和调?客家话四声八调、粤语四声九调、吴语四声十二调!这个“调”的意思,就是不同的音高。比如,平声分清浊,其实就是两种平声,一种音高一点(清),类似简谱55;一种音高低一点(浊),类似简谱33。类推,上、去、入同样分清浊,这样,古四声至少有八调,八个音高。为什么粤语和吴语超出了八调?原来,粤语入声不止清浊,清浊之间还有个半音“中入” ,所谓阴入(例字:一)、 中入(例字:逸)、阳入 (例字: 日) ,三个入声字发音(声)一样,但是放在不同的音高上(调),同"声"不同"调"。
    从上面简述可知,不懂音律,是无法研究古汉语声律的,古汉语是音高型声调语言;母语没有入声,研究声律也是蹩脚的。悲催的是,不少语言学家不通音律,不会唱歌,研究古汉语声律如隔靴搔痒;北方没有入声,北方语言学家研究声律,先天不足。
    从上面还可以推出,“调”(音高)越多的语言,说话越丰富,层次感越强,旋律更优美更动听,吴语“调”最多,吴侬软语,说话跟唱歌似的,是中国最优美的语言。北京话(普通话)只有四个声四个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很单调,远没有带入声的方言好听。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 10:19
王汉华 发表于 2017-6-1 09:14
希望此帖成为为古诗词谱曲的向导!

      我尽量通俗,完全用口语讲述,避免专业性的概念,不纠缠于学术争论。我研究的声律,是在钻研音律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懂得音律的音乐家最容易理解,不懂音律如看天书。有些观点超乎寻常,惊世骇俗,希望大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7-6-1 10:45
乐只 发表于 2017-6-1 10:19
我尽量通俗,完全用口语讲述,避免专业性的概念,不纠缠于学术争论。我研究的声律,是在钻研音律的 ...

企盼中。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 16:29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5 编辑

      第四讲 古汉语声调是如何标注的?
      汉语有声还有调,古人说话不可能不察觉,但是南朝(唐朝前一百多年)周颙、沈约他们发现四声(平上去入)以前,中国一直就没有四声的说法,他们如何确定声调呢?或者说,他们编字典和韵书,是如何把上万汉字归类呢?我们现在的字典,汉字是按照26个英文字母编排,这是现代西化、拼音化的产物,古人不会这样糟蹋汉字。
      原来,南朝以前,汉语是用音乐五音(宫商角徵羽)分类和标记的,民族五声担负了给汉字分类功能。比南朝更早的先秦和两汉时代,究竟有多少声多少调,从《诗经》押韵来看,基本上就是“平上去入”四声,把四声放在五个音高上,互不交叉,各有音高,这就是“四声对五音”的说法。如他们把发音比较低、声调直线的字(平声字)对应在“宫商”(相当于简谱1、2)音高上,把发音从最高处往下拉的字(去声)对应在“羽”(相当于简谱6)上。这只是基本形态,音律不止五音,而是五音十二律,古汉语声调如何对应十二律,又当别论。古人编写字典韵书,是按照五声“宫商角徵羽”来编排汉字的,五声充当了汉字声调功能。
      为什么音律五声变成了声律四声?这不奇怪,所谓声音声音,声就是音,音就是声,不管是嘴巴还是乐器,同样是发出响声,同样具有声音的四种属性(音高、音值、音响、音色)。中国古代音乐非常发达,三千年前就知道“三分损益律”推演出五音十二律;中国古代的声律同样发达,汉人说话是一种带旋律性的声调语言,跟音律结合后,古汉语就是“旋律性、音高型声调语言”,把每个字声调连起来,就像一条波浪线,又像五线谱的音符连接,既是旋律性,又是音高型,高高低低65321,低低高高12356,说话就像唱歌,说话其实就是唱歌。
      南方方言保留了古汉语音高型语言特点。如粤语四声九调,可以把九个调放在十二律上,粤剧以平声(宫音)定调。吴语四声十二调,我推测一样可以放在五音十二律上。
      明白了古汉语声律=音律的特点,具有重大意义!(请看后续)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 20:59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5 编辑

      第五讲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作曲家?
      前面说了,南朝以前,音律和声律高度结合,汉语是用五声代替声调的,每个声调固定在不同音高上,依靠声调音高辨义,这种语言叫“旋律性音高型语言”,有两个显著特点:
      1、每个汉字,不管声调如何,不管声调如何拐来拐去,最后都落在自己的音高上。也就是说,每个汉字其实都可以是平声,都可以拉长而不倒字。粤语和客家话,不少上声和去声字,直接念平声,别人也不会听错。如“去”字,本来是去声,念成平声,倒字了,但是懂粤语和客家话的人,不会听错,因为这个平声落在固定的音高上,大家听惯了。假如把这个平声“去”提高一个大二度,人们听到的不是“去”而是“虚”了。
      正因为每个汉字都可以是平声,可以平着念,唐朝以前的诗歌,是可以四声分押的,四声都可以当韵脚,随便拉长都不倒字(唐朝以后不行了,只能押平声,待后论述)。
      2、既然汉语是音高型语言,音律和声律无缝结合,字就是歌,诗就是歌,唱歌就是唱字,把字的声调连起来就是一条旋律了,所以,唐朝以前,中国根本没有谱子。中国音乐如此发达,居然没有谱子?!唐朝以前确实没有谱子,没有五线谱、简谱之类的记谱法,没有作曲家,因为不需要,文字就是谱子,诗就是谱子,人人都是作曲家,会说汉语就会唱歌,读书人当然会唱歌,文盲村妇也可以唱歌,而且从不倒字,当今的民族戏剧,如秦腔、昆曲、京剧、粤剧……演员从不倒字,倒字是大忌。不像现在,歌唱家也倒字,韩雪唱王之一《家在江苏》就倒字连连,我家嫣嫣听出了好几处。为什么?因为不直接唱汉字了,套上了西洋记谱法,按照西洋作曲法给汉字谱曲,从旋律出发,尽管作曲家努力词曲咬合,毕竟汉字就是汉字,是声调语言,不是英语的重音语言,很难做到不倒字。想不倒字,只能看民族戏剧或者听山歌。
      我们平时说话不倒字,倒字的往往是外国人说汉语,我们听起来怪怪的。但是,唱歌倒字,大家习以为常,好像唱歌倒字是天经地义的,这是西洋音乐洗脑的结果,1912年以前的中国人是不会认同的。
      《黄河大合唱》“风在吼. 马在叫……”唱了几十年,有人听出可笑吗?我家嫣嫣听出来了:“风在吼.在叫”;著名的基督教圣歌《奇异恩典》“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有人听出异常吗?老乐听出来了:“靠恩典,安全不怕……”上帝听到了,不气死才怪!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 21:19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 21:35 编辑

      恶劣倒字还有很多,均是老乐和嫣嫣发现的。如英文歌曲《生日歌》翻译中文只有一句歌词“祝你生日快乐”,按照谱子唱,变成“你生日快乐”或“你生日快乐”,大家都在唱,不觉得反常。假若是1912年以前的中国人,会被活活气死。唱歌跟说话一样,倒字是不可饶恕的罪过,是令人莫名其妙的事情。
      下一讲,《汉诗为什么要押韵?》,这是老乐研究诗歌吟诵的重大成果。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7-6-1 21:56
本帖最后由 王汉华 于 2017-6-2 00:19 编辑

意义重大,特此加精!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2 11:02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6 编辑

      第六讲 汉诗为什么要押韵?
      汉诗要押韵,押尾字韵,这是汉诗特有现象。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诗歌,很少这样押韵的,连日本、韩国这样的汉文化圈国家,诗歌也不需要汉诗这种押韵;英文诗也不一定要求押韵,押韵的英文诗只是少数。
      说到押韵,很多人就想到韵母,以为汉诗就是押韵母,这是错误的。汉诗押韵部,不是韵母。韵母是由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四个部分组成,韵部只是韵腹、韵尾、声调,不包括韵头,只要韵部相同,就是押韵。如“光”(guāng)和“乡”(xiāng ),具有相同的韵部是韵腹(a)、韵尾(ng)、声调(—),而它们的韵头是不同的(u、i)。
      特别强调的是,韵部包括声调,标在韵腹上面。声调不同,即使韵部、甚至韵母完全相同,也不能算押韵,这是汉语声调语言所决定的,自古而然。但是,当今的白话文作家、新诗诗人、词作家没有认真研究声律,不懂得基本的押韵知识,只要韵部相同就以为是同韵字,完全不管声调,不知道平声韵和仄声韵不能通押的道理。这是糟蹋汉语的行为,犹如外国人说汉语倒字,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前的中国人看了听了会很生气!(详见我曾经分析歌曲《阿楚姑娘》http://bbs.whhg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97&highlight=%B0%A2%B3%FE%B9%C3%C4%EF
      汉诗为什么要押韵?人们会说“好听、好记、好背”,这当然没有错,押韵的好处多多,但是当今中国人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功能:为了吟唱!前面说过,古汉语是旋律音高型语言,四声对五音,汉诗就是歌,诗歌不分家,唐朝以前中国是没有记谱法和谱子的,诗就是谱子,一首诗,拿来直接就唱,不需要谱子。由此,汉诗押尾韵,充当了主音的功能,使得整首诗歌具有同样的调性和紧凑的结构,给这首诗一个谱子框架。最后的韵脚,等同于西洋音乐回到主音,有结束感。我们现在不会直接唱诗了,但是念诗同样体会到押韵的音律妙处。
      汉诗本身就是歌,就是谱子,1912年国民政府废除诗词吟诵、引进西洋的学堂歌(如:李叔同《送别》)、1919年新文化运动,彻底把汉诗改变了,中国人从此不会唱诗了,依靠谱子了,对押韵的功能渐忘了。当今有作曲家和音乐爱好者,按照白话文、北京话新四声“想当然” 给古诗谱曲,完全不得要领,大多是乱弹琴。
      说了半天,老乐可以拿到一首诗就开口吟唱吗?当然没问题!这是有规律的,音律通了,声律了解了,加之我的母语客家话,还原古代吟唱,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不仅我唱,我还教孩子们唱,家门口经常是读书声、唱歌声、唱诗声琅琅。我就是在吟唱古诗中,悟到了汉诗押韵的最大功能。
      欲知如何吟唱古诗,以后会讲到,大家稍安勿躁。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2 11:19
      以前我录制了一批我和嫣嫣吟唱诗词的录音,上传在土豆网,后来散失了。今后有机会我会拍一些视频,更加直观,让大家看一看古诗是如何吟唱的,古人是如何吟诗的,为什么古人唱歌从来不倒字,为什么倒字是不可理喻的事情。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7-6-2 11:53
乐只 发表于 2017-6-2 11:19
以前我录制了一批我和嫣嫣吟唱诗词的录音,上传在土豆网,后来散失了。今后有机会我会拍一些视频,更 ...

看来,在中、小学恢复古诗词吟诵很有必要!起码可以通过长期吟涌,学生中五音不全的人将大幅减少!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4 00:19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7 编辑

      第七讲 为什么汉语很难谱曲?
      中国是古老的文明古国,音律和音乐非常发达,奇怪的是,没有像样的记谱法,没有西洋五线谱、简谱这样的记谱法,也没有巴赫、贝多芬、肖邦这样伟大的作曲家,令人百思不解。老乐的理解是,汉语是声调语言,本身就具有旋律走向,决定了汉歌就是依字行腔的腔音唱法,无需再套上一个谱子,任何记谱法都是蹩脚的,西洋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给汉语谱曲,永远一塌糊涂,很难避免倒字,而倒字对于声调汉语来说,是很滑稽很可笑的事情。所以,中国音乐永远是中国音乐,西洋音乐永远是西洋音乐,风牛马不相及。
      前面我举了几首著名歌曲恶劣倒字的例子,其实,按照西洋的作曲法,套上汉语,99%的歌曲倒字,老乐也不例外。如《小女十岁歌》,只要看歌词,相同的旋律、不同的歌词,就知道倒字不可避免:一缕清风(qīng fēng ),一株小草(xiǎo cǎo )……一缕阳光(yáng guāng ),一滴甘泉(gān quán )……“小草”跟“甘泉”声调平仄不同,但是旋律相同,造成倒字。
      王之一作曲、阮晓星作词的《家在江苏》,两大名家大手笔,尽管尽量照顾到了歌词,还是倒字连连。我和嫣嫣列举如下,大家可以听一听,是不是这么回事。
    千万(里),风霜(满),蓦然回首,你在深情地凝眸。
    扬子流长,太湖(水),走过了多少岁月,你美丽依旧。
    春天的茉莉花,笑颜朵朵;秋天的银杏果,)满枝头。
    每一次想起你,胸口悸动。儿时的歌,在心头。
    (回)家的),思念浸)。(几)回梦里,紧紧牵你的暖手。
    运河有),海头有),未来有多少精彩,我想和你一起追求。
    春天的茉莉花,笑颜朵朵;秋天的银杏果,)满枝头。
    百转千回之中,你依然)着)。一生的爱,从头说。

    中国先人不是笨,不是不会设计记谱法,汉语是这个样子,汉字本身就是谱子,套个曲谱反而坏事。1912年西洋音乐开始进入中国时,五线谱和简谱创作的旋律,套上汉语唱歌,国人惊呆了,这是什么音乐,莫名其妙,真难听!如今国人被西洋音乐洗脑上百年,觉得唱歌倒字好像天经地义,但在1912年以前是不可理解的。既然说话倒字像个神经病,唱歌倒字也是一个道理!唱歌也是给人听的,倒字等于唱歪了,唱反了,怎么可能是正常的呢?!
    下一讲,《唐朝近体诗为什么要分平仄?》,终于说到正题了。 观点闻所未闻,匪夷所思,教科书是没有的。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7-6-4 00:45
乐只 发表于 2017-6-4 00:19
(六)为什么汉语很难谱曲?
      中国是古老的文明古国,音律和音乐非常发达,奇怪的是,没有像样 ...

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4 09:21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7 编辑

      第八讲 唐朝近体诗为什么要分平仄??
      汉语是声调语言,这是我一开始就强调,后来不停的提醒,因为明白了汉语这个基本特征,就抓住了汉语声律的根本,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大家对声调习以为常了,反而熟视无睹,觉得没有什么稀奇的,不知道里面大有文章。
      语言学和音韵学,大致把隋朝以前的汉语称为上古音,隋唐宋语言称为中古音,元明清语言称为近古音。上古音是旋律性·音高型声调语言,四声对五音,“声”跟“音”无缝结合,每个声调对应一个音高,所以,诗就是歌,开口就可以唱,每个声调其实都可以是平声,每个声调都可以当韵脚,任意拉长而不倒字。
      到了南朝,周颙和沈约,先后发现和归纳了汉语四声,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用一个汉字代替声调:平、上、去、入),并应用到诗的创作,称“永明体”诗歌,跟上古音一样,是四声分押、四声均可以当韵脚的。此后,中国韵书和汉诗,声调就以四声为标准。从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直到隋朝大一统,分裂了几百年的中国,民族大融合,一朝统一了,忽然发现汉语变化很大,声调和声韵混乱不堪,于是,隋朝制定了规范汉语声韵的韵书《切韵》,这是汉语声律的标志性事件,标志汉语从上古音进入了中古音,汉语从旋律性·音高型声调语言转变为旋律性声调语言,声调还在,但是不是落在十二律上了,四声不对五音了,混乱了,音高不再具有辨声的意义,有些声调(如上声、去声)不能拉长了,拉长就倒字了。于是,汉诗需要拉长的韵脚(相当于主音)就只能是平声字,而不能是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了,平声字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称为“仄”(就是不平,不能拖长念的意思),平仄产生了!此后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传统诗词创作。
      这种讲究平仄的诗歌,唐朝武则天时代基本定型,唐朝人称“近体诗”,把唐朝以前两千年以来的汉诗称“古体诗”。近体诗也叫格律诗,是讲究平仄、只能押平声韵的新诗体,有了这种严格的规定,近体诗又跟古体诗一样,可以随时随地开口吟唱而不倒字啦!唐朝科举考试,就是以隋朝《切韵》为准,到了杜甫时代,近体诗(格律诗)完全成熟,杜甫是承前启后的伟大诗史。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老乐下一讲《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7-6-4 09:45
想学作曲的同学,要把乐只先生的此帖通读、熟读!

写出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作曲家赵元任,同吋也是国际著名汉语言学家。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4 09:52
王汉华 发表于 2017-6-4 09:45
想学作曲的同学,要把乐只先生的此帖通读、熟读!

写出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作曲家赵元任,同吋 ...

      北大教授赵元任最早研究汉诗吟诵,网上可以找到他吟诵汉诗的录音。他也是引进西洋学堂歌的新文化代表,可惜的是,汉诗吟诵后来走向了反动,晚年赵元任也很无奈。早期学堂歌代表人物,还有李叔同(弘一法师),他填词的《送别》,完全是按照汉诗吟诵特点来谱曲,词曲咬合非常到位。可惜,后人没有国学和声律基础,创作的歌曲就倒字了,汉语被歪曲了。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4 09:56
王汉华 发表于 2017-6-4 09:45
想学作曲的同学,要把乐只先生的此帖通读、熟读!

写出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作曲家赵元任,同吋 ...

      后续还有很多音律和声律结合的讲座,是我刻苦研究的独特体会,比如歌词应该如何押韵?读者一下子是难以理解的,莫名其妙的,需要慢慢体会,网上是找不到的。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7-6-4 10:10
本帖最后由 王汉华 于 2017-6-4 12:03 编辑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词  刘半农  曲  赵元任

http://www.kuwo.cn/yinyue/2615228?catalog=yueku2016
http://www.kuwo.cn/yinyue/11801550?catalog=yueku2016

当年,王之一曾给此曲旋律打5分,给钢琴伴奏打5分,可见,王之一以双满分评价此曲,足见他对此曲的喜爱。


希望同学们欣赏!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4 12:26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4 14:11 编辑
王汉华 发表于 2017-6-4 10:10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词  刘半农  曲  赵元任

      赵元任是语言大师,什么话都会说,国学功底很好,研究音律和声律如鱼得水。《教我如何不想他》跟李叔同《送别》一样,是用西洋音乐给汉语歌词谱曲的尝试,词曲咬合很到位。现在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已经遍地开花了,遗憾的是,倒字太多了,这是音乐人缺乏声律知识的后果。赵元任还是北京话四声调值的创立者,现在语言学界还在使用他创建的四声五调值标记。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4 14:52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8 编辑

      第九讲 再说令人头痛的平仄
      中国历史到了隋唐,民族大融合,汉语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四声调值混杂,再也不是四声对五音的音高型声调了,一首诗不方便直接吟唱了,于是,产生了诗的平仄。平声的音高最低,上声、去声、入声音高比平声高,调值各有走向,混杂在一起,唐人把三归一称“仄”,这样把四声“平上去入”一对三分成了平(平声)和仄(上声、去声、入声)。
      时至今日,各种中古音方言中,平声处于最低音。如客家话、闽南语、吴语,朗诵古诗,天然就是平声低仄声高。粤语不同,带有更多上古音,是平高仄低,跟近古音北京话一样,这是后话。
      有了平仄,就有了格律,格律就是平仄,所谓格律诗就是讲究平仄的诗。近体诗(格律诗)最大的特征就是讲究平仄,这是之前汉诗没有的情况。如:近体诗有五言、七言,以前也有;近体诗押平声韵,以前也有。近体诗讲究的对仗、相粘也是平仄催生的,平仄还产生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对联!
      近体诗的平仄,实际上就是给汉诗定好一个吟唱的框架。前面说过,汉诗押韵实则给一首诗定调,确定主音,天然的四声对五音,这样就可以直接吟唱了;近体诗当然也押韵,但是由于调值的混杂,还不方便直接吟唱,确定平仄后,就非常方便吟唱了。所以说,平仄是为了吟唱而生的,吟唱必须的。
      时至今日,近体诗是最容易吟唱的,最容易把握的,老乐母语客家话,直接就可以吟唱格律诗,天然符合近体诗(格律诗)的吟诵要求,吴语、闽南语等应该也一样。这说明,唐朝的国语“河洛语”,类似于客家话、粤语、吴语、闽南语等带入声的方言,唐宋诗人就是按照中古音国语写诗填词吟唱的。悲催的是,今天我们用国语——北京普通话、近古音朗诵唐诗宋词,变味了,入声没有了,调值音高变了……留待以后再批判。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6 09:52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8 编辑

      第十讲 为什么汉诗节奏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汉语除了声调,其独特性还表现在“单音节”上,即一字一音,这点跟声调一样意义非凡!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往往大有奥妙!比较英语,英语是多音节单词,如“花”,英文是flower [ˈflaʊə(r)],两个音节,重音在前头。汉语一个字一个音节,单字单音,两个字组成一个词,如“音乐”、“节奏”、“演奏”等等,所谓单音节语言、双音节结构。两个字组成的词结构,重音落在第二个字,第一个字类似音乐的“经过音”。从前面介绍得知,古汉语四声“平上去入”,一对三分为“平”(平)、“仄”(上去入),两个字的词,按照平仄划分,有这么多形式:
      平平:春天
      仄仄:夏日
      平仄:秋季
      仄平:夏天
      由于第一个字是“经过音”,以第二个字为重音,实际上,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隋唐时期,汉语已从上古音变成中古音,平声低而长,仄声高而短(可用方言诵读诗词验证),平仄交替,等于一长一短、一低一高,长长短短,高高低低,声调旋律线起伏,很有节奏感,近体诗(格律诗)找到了这种绝妙的节奏感,新的汉诗(格律诗)产生了!
      为什么近体诗(格律诗)是两组半的五言(五个字,一个字一个音,故称五言)和三组半七言,而不是两组的四言、三组的六言?按理是没有问题的,汉诗就有不少四言诗、六言诗。原因是四言、六言诗句式结构变化没有五言、七言那么大,以四言、五言为例:
      四言诗平仄结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六言诗平仄结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五言诗平仄结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平仄结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言六言诗只有两种句式结构,五言七言诗有四种句式结构,多加一个字,句式结构一下子变得灵活多变了,诵读起来,抑扬顿挫的效果也更好。所以,近体诗(格律诗)选择了五言、七言,淘汰了四言、六言,唐朝也有人写四言和六言诗,王维就写六言诗,但是不能算是近体诗。
      平仄的推演,跟音律推演一样,是比较枯燥的,需要足够的耐心。概括来说,汉语是单音节双结构,重音在第二字,平仄交替的旋律性最美,所以近体诗选择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交替进行,而且是五言和七言,淘汰句式变化不大的四言和六言。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6 10:00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6 11:08 编辑

      我给孩子们讲声律,经常提醒的是“声调”、“单音节”、“平仄”,类似钢琴老师经常提醒学生“放松”、“慢练”、“抬指”。
      ——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潜台词:英语有重音无声调)
      ——“汉语是单音节、双结构语言”(潜台词:英语是多音节)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潜台词:长长短短、高高低低)


      下一讲《平仄的音高和时值》是老乐研究声律的独特体会,非常重要!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6 11:06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9 编辑

      第十一讲 平仄的音高与音值
      自从唐朝格律诗(近体诗)出现了平仄,平仄跟汉语如影相随,直到今天,不懂平仄,就看不懂诗词楹联,更不要说吟诵和创作了,给近体诗谱曲也不得要领。唐朝以后,每个汉字除了声调,还分出了平仄,平声字和仄声字大致各占一半。
      平仄除了声调的区别,其音高和音值也是不同的,乐理中重要的“音高”和“音值”运用到声律来了。总的来说,平声较低、较长,处在四声的最底层,好比音阶的第一级主音;仄声较高、较短、较重,处在平声上面,概括就是“平低仄高、平长仄短”。如“钢琴演奏”(平平仄仄)用音高表示大致是简谱2(钢)—1(琴)——5(演)6(奏),“钢琴”是平声,音高低,音值长;“演奏”是仄声,音高高,音值短。我给孩子们打比方:平声字是瘦高个,仄声字是矮胖子,两者体重其实是一样的。
      明白了“平低仄高、平长仄短”的道理,跟“声调”、“单音节”一样意义非凡!诵读、吟诵诗词楹联,就抓住了根本,成功了一半!李叔同(弘一法师)填词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是按照吟诵要求谱曲的,符合诗词的吟诵习惯。
      其实,客家话、吴语、闽南语等带入声的中古“河洛语”,天然就是“平低仄高、平长仄短”,不信用这些方言随便念杜牧《清明》、李白《静夜思》就知道了。粤语保留“平长仄短”,但是“平高仄低”,稍有不同。
      明白了平仄的高低长短关系,理解声律就变得简单多了。(待续)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6 23:46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19 编辑

      第十二讲  北京话不适合作国语。
       1912年国民政府在广东话(上古音)、南京话(中古音)、北京话(近古音)三种方言中,选择了最不适合的北京话作为国语,从此全国一片儿化音,舌头卷来卷去,汉语韵味失去大半,后果非常严重:
      (一)入声消失。北京话是阿尔泰语系(没有声调,只有重音)进入中原后,学汉语没学到家,是“洋泾浜”汉语。胡人学不会入声,把入声归入上声、去声、平声去了,所谓“入派三声”,没有了入声,汉语等于“洋化”。
      (二)汉语声调变得简单。中古音是四声八调,粤语和吴语超过八调。何谓八调?每一个声调分阴阳,就是发音部位分高低,有清浊之分,而声调不变;北京话四声四调,实际上是三声三调,因为阴平、阳平实际上都是平声。北京话的阳平是把中古音的浊平往上挑,变成了新的声调阳平,实际上还是平声。
      北京话名曰声调语言,实际上是简化版的声调语言,远没有中古音那样丰富多彩,声调多变。
      (三)学习宋代以前诗文有理解障碍。今天的学校,老师用北京话新四声学习古代诗词歌赋,跟古四声差别不小,平仄也发生了变化,押韵也变得不押韵了。特别是近体诗“平低仄高”变成了“平高仄低”,理解诗词也会出现问题
      (四)吟诵消失,代之以西洋重音朗诵法,胡乱断句,肢解诗意;由于不会吟诵,国人不会唱诗,不得不给古诗谱曲,但是不得要领,不得其法,按照北京普通话、西洋作曲法“想当然”给古诗谱曲,绝大多数笑杀古人。
      ……
      总之,北京话作国语,割裂了一半汉文化传统,中国人国学如此之差,跟国语选错了不无关系。我经常跟孩子们说:你们知道吗?李白杜甫是用客家话或者粤语写诗的,那时候还没有北京话呢,而我们现在学校用北京话朗诵唐诗宋词,很多音都不对,音韵也不美……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7-6-6 23:58
建议乐只先生将此文整理下,可考虑投搞,让更多的人受用!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7 09:06
王汉华 发表于 2017-6-6 23:58
建议乐只先生将此文整理下,可考虑投搞,让更多的人受用!

      不可!这是敏感的政治问题,还有很多理由我省略了。北京话不适宜作国语,是我研究声律中一步步感悟出来的,专家学者不会说、不敢说。大家只要认识到,国语是“洋泾浜”汉语,不是我唐宋以前的汉语,心中有数,纠正自己和孩子诵读和理解诗词文赋的错误即可。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7-6-7 10:04
乐只 发表于 2017-6-7 09:06
不可!这是敏感的政治问题,还有很多理由我省略了。北京话不适宜作国语,是我研究声律中一步步感悟 ...

理解。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8 23:17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20 编辑

      第十三讲  以客家话为例,直接吟诵古诗词。      
      我的母语是客家话,研究声律和吟诵,我惊讶的发现,北京话半天讲不明白的原理,客家话轻而易举就达到了。以近体诗(格律诗)为例,客家话诵读的特点是:
      1、平长仄短。平声拖长,仄声不拖长,客家话天然就是这个样子,十分符合吟诵的规则。让一个没有学过吟诵的客家读书人“念”一首古诗,开口就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天生就会分节奏,天然的平长仄短。
      2、入促韵长。入声字短促,韵脚拖长。带入声字的方言,不用说,入声肯定短促爆破,绝对不会像北京话糟蹋入声字。近体诗的韵脚,之所以是平声字,就好像歌曲的主音,就是要拖得长长的。
      3、平低仄高。诵读时,平声字处在低音,仄声字处在高音,这也是吟诵的规则,尤其是近体诗的平声韵脚,一定要压低,好像音乐回到了第一级主音。客家话完全符合这个要求。
      4、依字行腔。客家话吟诵就是唱字,依照字调产生旋律,腔音调整声调,就是中国诗歌吟诵、戏曲著名的“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永远不会倒字。我小时候看见过村上老迂腐,当场写一段话,当场就唱起来,人人能听懂,绝对不倒字;村上有一位唱山歌能手,出口即唱,是男版刘三姐。
      除了近体诗,客家话吟诵带格律的词(三声分押),也是很适合的。吟诵近体诗之前的古体诗,一直回溯到诗三百,也屡试不爽(楚辞除外)。我常常用客家话吟诵汉诗,找准调子,然后再“翻译”成北京普通话。反过来看,用北京普通话吟诵汉诗,即使是广播电视主持人,国语字正腔圆,嗓门带磁性,也是乱弹琴;学校老师教汉诗,只能是给学生讲字义,声义是不得其法、误人子弟的,不说也罢!
      除了客家话,吴语、闽南语也差不多,只要稍加点拨,即可把沉睡的中古音唤醒,接近古人。粤语吟诵近体诗有个硬伤“平高仄低”,跟客家话“平低仄高”正好相反,吟诵时必须把平声压低,把仄声提上去,才符合近体诗的吟诵规则。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9 16:37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20 编辑

      第十四讲  以杜牧《清明》为例,批评谷建芬老师乱谱曲。(老乐原创,大家要对着谷建芬老师谱子看帖子)
       前面说过,汉诗是诗歌不分家(还有一说是诗、歌、舞不分家),汉字就是谱子,谱曲纯粹画蛇添足,谱曲往往曲解诗意。古代读书人个个会吟诗,人人会作曲。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西洋音乐一统天下,国人不会唱诗了,需要作曲家谱曲,于是,不适合谱曲的古典诗词、被不懂平仄吟诵的作曲家套上了西洋旋律,加之演唱者不懂腔音调整声调,以至倒字连连,好比鬼佬唱汉歌,笑料百出。
      不会诵诗,就不会吟诗,因为吟诗是诵诗的升级版;不会吟诗,就不会唱诗,因为唱诗是吟诗的升级版;不会唱诗,就不会谱曲。它们是递进关系:诵→吟→唱→曲。
      北京普通话朗诵汉诗,如果不按照汉诗的基本要求加以调整,而是按照今天白话文“想当然”朗读,胡乱断句,就是糟蹋汉诗,曲解原意。
      分析杜牧《清明》:
      1、判断诗体。杜牧《清明》是一首“首句平起押韵”的七绝,判断近体诗为何特别强调“首句平起”或者“首句仄起”?因为近体诗(格律诗)第一个音步(平平或者仄仄)决定了后面的平仄,后面的平仄是根据首句第一个音步推出来的。
      既然是七绝,平仄格式是固定好的,非常方便吟诵。近体诗吟诵要求是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促韵长、依字行腔。请看我划分的节奏关系:
      清明—时!雨纷—纷——
      路上行人——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童——遥指杏花—村——
      (红色字为入声字)
      这样划分节奏,跟音乐的连线是一样的,是有意义的。比如平声音步拖长,韵脚拖得最长,等于强调这个字词。“童——遥指杏花村”和“童遥指——杏花村”是不一样的,反复吟诵,就会明白:前者强调牧童,杜牧怨怪牧童,没有酒家的失望;后者强调遥指,可能有酒家的希望。意思是不一样的。很多人朗诵七言诗,喜欢4+3模式,有时会曲解诗意。
      2、分析韵脚。韵脚是一首诗拖得最长的,相当于音乐“主音”,往往是拍子最多的,汉诗韵脚则起到汉诗定调的作用,不押韵相当于唱歌走调,五音不全;汉诗中间换韵脚,相当于音乐转调(近体诗不准换韵)。杜牧《清明》三个韵脚“纷”、“魂”、“村”是《平水韵》上平十三元,这个韵部有个特点:有个韵尾、前鼻音、闭口n,韵头是开口音,然后是闭口韵尾n,吟诵时一定要把闭口韵尾拖出来,自会明白这首诗的色彩“黯淡”,类似西洋音乐的小调式和民族五声的羽调式。这里又引出了吟诵一个要求“依义行调”。而谷建芬老师用的是清角徵调式。
      特别指出,用北京普通话朗诵《清明》是不押韵的,听起来很别扭,好像唱歌走调;而用客家话诵读,“纷”、“魂”、“村”韵部一致,押韵非常好。
      谷建芬老师用普通话新四声谱曲,类似外国人读汉诗,不得要领。我仅仅从声音最重要的两大属性“音高”和“音值”分析:
      1、谷建芬老师谱曲音高不对,造成一大堆倒字。“清明时节”和“路上行人”本来平仄相反,声调走向相反,谷建芬老师用同样的旋律,肯定不符合格律诗基本准则;倒字一大堆,好像外国人说中文唱中文,令人捧腹。如“牧童遥指杏花村”听成“母通邀至——杏花村”。
      2、划分节奏不对。类似于音乐的连线划分错了,肢解了作者原意。谷建芬老师谱曲,划分节奏如下(请参考谱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不懂汉诗吟诵者最喜欢的4+3模式,完全不管平仄,不管汉诗声调的长短高低。如能正确吟诵“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以感受到小雨绵绵不绝,烟雨蒙蒙,而采用4+3模式“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没有这种效果;从上面分析得知,不正确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甚至把诗意曲解了,本来没有希望的黯淡色彩变成了有希望的明亮色彩。
      问题远不止这些,不懂平仄吟诵,作曲家给汉诗谱曲,99%会犯常识性错误,不是从诗句吟诵中生成曲调,而是从旋律出发,旋律跟诗句脱节。老乐纸上谈诗,没有声音,很难说清楚。我只不过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作曲家注意,音律和声律,对神奇的汉语来说,本来就是一回事,两者都得了解。
      2017年6月9日。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9 16:40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9 16:47 编辑

请听谷建芬老师谱曲《清明》演唱版,注意听倒字,很可笑。
http://static.boosj.com/v/swf/w_player1.0_6445945_1_1_1_1_1_1.swf

下面是简谱,对着帖子看才明白。
[attach]452[/attach]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9 19:45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9 19:49 编辑

      谷建芬老师不靠谱,怎样才是靠谱的呢?网上各种吟唱令人难辨真假,老乐提供《清明》(杜牧)两个正确版本。一个是南京师范大学陈少松教授,是吟诵专家;一个是北师大徐健顺教授,是研究诗文吟诵的专业教授,目前在中小学大力推广传统中华吟诵,全国讲学传播吟诵文化。
      大家注意听,陈少松和徐健顺老师,在划分节奏方面,跟老乐是一致的,总的规则是: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促韵长。
      清明—时!雨纷—纷——
      路上行人——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童——遥指杏花—村——

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g01402d223b&auto=0

http://www.ximalaya.com/swf/sound/red.swf?id=13424225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1 14:01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0:21 编辑

     第十五讲  格律诗只有两种格式,超简单。(老乐研究心得,独树一帜)
      以五言为例,按照平仄交替(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原则,只有“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这两种格式。具体分析: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两个半音步,平起押韵。可以变化出“平起不押韵”,只要把最后的字(半个音步)挪到中间来,变成“平平(平)仄仄”,挪到仄仄中间就成了特例“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起押韵)→平平(平)仄仄(平起不押韵)→平平仄(平)仄(特例拗体)
      同理,类推,
      仄仄平平仄(仄起不押韵)→仄仄(仄)平平(仄起押韵)→仄仄平(仄)平(特例拗体)
      格律教材把“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当作格律诗固定格式硬塞给读者,无法解释平平平、仄仄仄不符合格律诗“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马蹄格,我就是从这个疑惑入手,发现平仄格式的规律,理顺平仄关系,把平仄格式简单化。
      七言只要在前面加一个音步(两个字)即可,道理跟五言一样。这样简单推理平仄格式,合情合理,容易理解;这样推理平仄格式,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铁律,没有例外。两个字组成的音步,首字是经过音,可平可仄,所以“不论”,给创作带来很大灵活性;第二字是重音,决定这个音步的平仄属性,必须讲究,所以“分明”。两种固定格式变化出来的变格,只要紧紧抓住半个音步的位置,同样符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铁律,没有例外。
      2、按照我的推理,只要紧紧抓住半个音步的位置,格律诗没有“下三平、下三仄”的说法,不会出现这种可能。
      3、按照我的推理,没有“孤平”的说法。后一讲我从吟诵角度论证,所谓“孤平”是作茧自缚,愚蠢至极。
      2017年6月11日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1 17:57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1 21:15 编辑

      第十六讲  唐朝近体诗,没有“孤平”忌讳。(老乐研究成果,独树一帜)
      近体格律诗的作家,知道有一条约定俗成的禁忌:避免孤平,千万不要犯孤平,犯孤平是不得了的毛病,定会贻笑大方。老乐也不例外,人云亦云,视“孤平”为洪水猛兽,恶魔厉鬼,唯恐避之不及,惟恐遭人笑话“没文化”。
      什么是孤平?老乐的同乡、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王力教授(1900年—1986年)在通俗读本《格律诗词》指出,所谓孤平,指的是韵脚的诗句、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型中,除了韵脚的平声字之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就是说,五言句的第一字、七言句的第三字必须用平声,而不能用仄声。孤平是律诗的大忌,唐代律诗,几乎没有孤平。王力先生亲自组织学者在五万多首《全唐诗》寻找犯孤平的诗句,结果只找到两个例子:
  “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平仄仄平,首字该平而用仄“醉”。
  “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仄仄平仄仄平,第三字该平而用仄“老”。

      这就是王力教授的定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诗词作者。谬论始终是谬论,经不起逻辑推敲。近几年来,不断有人提出疑问,“孤平”并不违背格律诗词的平仄原则,凭什么就犯忌了?唐朝诗人真的这么迂腐么?先从格式上分析: “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首字、第三字可平可仄,实际上就是首字不用管,第三、第五字,拆开了音步,其实也是首字。所以,变为“仄平仄仄平”,属于正常行为,没有什么疑问,不违反平仄格式。
      再从吟诵的角度来说,首字是经过音,第二个字才是重音,才是判断音步平仄的关键,“平平仄仄平”和“仄平仄仄平”,甚至“仄平平仄平”,对吟诵没有任何影响,简化的音步格式依旧是“平仄平”,吟诵起来依旧是“长短长、低高低”,跟首字没有半毛钱关系。老乐从吟诵中发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铁律,只要注意到半个音步的位置,不用考虑例外,没有孤平,没有拗救。这样把握格律诗格式就简单多了,不会令人生畏了。
      唐朝诗人用声音作诗,先吟诵后记录,不是我们现在提笔先写,无声作诗。那么,唐朝诗人真的有这么迂腐,整出个“孤平”自缚手脚?没有的事!王维开口就吟“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偶然作六首》)、杜甫开口就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玩月呈汉中王》)、白居易张口就来“弦与断丝,犹有却续时。”(《有感》)……七言犯孤平更多,何曾考虑避免子虚乌有的孤平?《全唐诗》犯孤平的诗句多得很,绝没有王力教授统计的只有两例。究其原因,王力和启功教授,受清朝迂腐文人王士祯的误导,不明其理;当年没有电脑,查找《全唐诗》孤平诗句很吃力;老乐还推测,王力和启功先生,音律知识欠缺,不太熟悉吟诵。以至于以讹传讹,误导诗词作家,吓怕诗词爱好者。时至今日,应该正本清源了!    
       2017年6月11日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2 09:19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2 22:25 编辑

      中古音、唐宋普通话“河洛语”,究竟是什么样子?杜甫、李白、王维、杜牧他们是如何吟诵诗词的?这个视频可以部分解答。视频的汉语,据称是福佬话,是闽南语,兼有粤语、客家话、潮州话等等中古音汉语,不知道有没有吴语成分。可以认为,唐宋以前,至少唐宋时期,汉人就是这样吟诵诗词的。例如视频中吟诵李白《将进酒》,是歌行体,节奏均匀律动,不同于近体诗的曼声长吟。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cwNDY2Njg1Ng==/v.swf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2 10:53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2 11:05 编辑

      第十七讲  我理解的对联平仄格式,超简单。(老乐研究成果,与众不同)
      前面说过,汉语是单音节字、双音节结构、后重音、平仄交替推进;所有汉字可以分为平仄两大类,犹如人分男女。汉字是方块字,排列整齐,恰好又是单音节语音,不像英文等拼音语言是多音节字,使得汉字可以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n对n,组成平仄相反、意义相连的两个句子,形式整齐,犹如面对面的两排仪仗队,近体诗的五律和七律,颔联和颈联就是这样的诗句,对联由此而来。
      对联,就是唐朝近体诗伴生的副产品。为什么唐朝以前没有对联?因为之前没有平仄,汉字汉音不用分平仄,只分四声;当时汉语是音高型语言,四声八调都可以是平声,各有各的音高,互不交叉。隋唐之后,汉语声调音高混杂,不分平仄不行了,平仄相应而生,产生了新的诗体近体格律诗,近体诗又产生了对联。
      一般人理解的平仄,只是声调的归类,平声为四声的平声,仄声就是上声、去声、入声,而没有从音高、音值去理解,没有从吟诵的角度去理解,平仄误区由此而来,对联平仄也变得复杂。
      平声:处于四声的最低音高,犹如音乐的主音。声调直行,可以任意拖长而不倒字。所以,平声具有“低音、拖长”两大特性,吟诵规则是“低、长”。
      仄声:处于平声之上,声调走向是曲线,拖长容易倒字。所以,仄声具有“高音、短音”两大特性,吟诵规则是“高、短”。
      把平仄变成声音,“平平仄仄”听起来就是“低低高高(长长短短)”,音乐的两大属性“音高、音值”在对联声律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我不厌其烦重复近体诗平仄吟诵特点,是为了说明,对联也应该跟近体诗平仄一样,首先是吟诵的,应该按照汉语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马蹄格音步,交替进行,启功先生把对联平仄比作竹竿,随便可以砍下一截,构成对联的平仄格式,这是很有道理的。那些违反这个规则的对联,只知字义,不知声义,如“仄仄仄仄、平平平平”等等平仄不相间的对联,不是对联的正格,吟诵效果不好,应该尽量避免。
      2017年6月12日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2 11:15
      只有从音高音值两个属性去理解平仄,把平仄变成声音,才能明白平仄的本质,进而发现对联的平仄,其实就跟近体诗一样,非常简单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那些五花八门的变格,是不懂平仄真正含义、只按照字义、不考虑声义而派生的。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3 00:21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3 09:21 编辑

      第十八讲  古代如何给汉字标注声调? (老乐原创,根据语言音韵学论著通俗解释)
      我们现在知道汉字是声调语言,南朝永明开始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北京普通话“阴阳上去”四声,现代汉语拼音把汉字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声调标在韵腹上,如平píng 、仄zè 。南朝四声(平上去入)是王融、周颙、沈约发明的,在此之前,中国没有四声的说法,更没有拉丁化汉语拼音字母,我们不禁好奇,古人如何标注声调呢?
      原来,南朝之前(包括南朝)用音律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准确的说,用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归类汉字,所谓“四声对五音(十二律)”。
   “五音十二律”是音乐的音高,好比简谱的1234567,又好像五线谱五条线四个间,怎么跟汉语声调扯在一起?
    原来,南朝之前,古人没有声调的概念,只感觉到每个字有自己的音高,每个汉字发声不管方向如何,最后都会落在自己的音高上。音韵学把这种语言叫旋律性·音高型语言,意思就是既有声调又有音高,南朝之前不管声调,只记音高。神奇的汉语,跟音乐的关系是如此融为一体,这真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音乐性语言,难怪连谱子都不需要,汉字就是谱子,声调就是旋律,汉字就是音符,开口就唱。中国第一本韵书、三国时魏国人李登著《声类》,就把一万多汉字编入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高。
      老乐推测,五音还不够,只是笼统说法,还得有“半音”,把十二律用上,把汉字归到十二个音高上,好比五线谱扩展为六条线、六个间,汉字分布十二线间,汉字就是五线谱上面的“豆芽”(音符),有音高,有音值,音律跟声律美妙的结合,令人叫绝!
      时至今日,南方的粤语、客家话、闽南语、吴语等中原中古音,还有云南的彝族语,仍然具有音高型汉语特点,彝族语完全是音高型语言,以音高而不是声调辨字。如客家话“去”本来是去声,读成平声也没有人听错,原因就是“去”是在自己的音域上,只要发出这个“去”音,不管声调如何走向,最后只要落在自己的音域上即可。假如把“去”升高、还是念平声呢?对不起,不是“去”而是“圩”了。再举个通俗例子,北京普通话的“妈妈”,不管你把“妈妈”放在哪个音高上,11、22、33、44、55、66、77……只要声调是平声,永远都是“妈妈”,这是旋律性声调的特点,以声调走向辨字,跟音高无关;而音高型语言彝族语恰恰相反,以音高辨字,“妈妈”放在不同的音高,即使声调一致,字义也不相同。
      这种旋律性·音高型汉语,可以从南朝追溯到先秦《诗经》时代,称上古音,显著特征是,不仅平声字可以拖长不倒字,其它声调拖长(注:所有字拖长后都会变成平声)也不倒字,体现在汉诗上,四声可以作为韵脚,如《诗经·周南·关睢》分别用四声押韵脚。这种旋律性·音高型汉语,其实每个字都可以是平声,可以平着念(唱),每年清明节,国家祭黄帝、祭孔子,祭文全用平声;客家人祭祖,祭文也用平声,如老乐小时候听到老人在祖坟前用客家话念祭文“跪,皆跪……”这个“跪”不念去声guì (客家话是上声)而念平声guī ,但是没有人听错,全都刷刷跪下了。
      中国历史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首都:南京),民族融合,佛教兴盛,梵文翻译,王融、周颙、沈约他们终于发现汉语除了音高,还有声调,可以归纳为平、上、去、入四声,这是开天辟地的历史性事件,证明汉人对汉语的认识,到了崭新阶段。尽管有了四声声调,南朝时期,汉字韵书还是沿用传统的五音十二律,汉语依旧是旋律性·音高型语言,以音高而不是声调辨字,永明体诗照旧是四声分押。只是到了隋朝,汉语和汉诗才开始发生历史性转变,这是后话,留待老乐慢慢道来。
      2017年6月13日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7-6-13 09:33
乐只 发表于 2017-6-13 00:21
第十八讲  古代如何给汉字标注声调? (老乐原创,根据语言音韵学论著通俗解释)
      我们现在知 ...

这种旋律性·音高型汉语,真可谓中国语言一绝!可惜没有全面传承至今!

不然,中国人人都是天生的音乐家,一生下来就听音乐,五音不全的人几乎没有,名符其实的音乐大国,壮哉!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3 09:46
      老乐第十八讲参考资料:
      1、《从“五声”到“四声”--齐梁声调分类之衍变》http://www.doc88.com/p-3397649611589.html
      2、《五音四声关系辨》http://www.doc88.com/p-0186897051766.html
      3、《四声与五音关系考辩》http://www.doc88.com/p-1136882145555.html
      4、《徐健顺老师四声对五音》录音讲座http://www.ximalaya.com/15873529/sound/19721592
      5、徐健顺长篇论文《声音的意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8700501015cma.html
      以及大量的音韵学著作,无法一一列举。
      音律和声律,既具体又抽象,简单的道理也需要反复琢磨才能彻底理解,有些观点是建立在一定音律和声律常识上,无法再通俗,老乐只能尽力而为。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3 10:01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3 10:05 编辑
王汉华 发表于 2017-6-13 09:33
这种旋律性·音高型汉语,真可谓中国语言一绝!可惜没有全面传承至今!

不然,中国人人都是天生的音乐 ...

      确实如此。中国音乐自古非常发达,超越了谱曲、有谱子的“低级”阶段,说话就是唱歌,汉字就是谱子,汉诗就是歌。而西洋是重音语言,每个单词有重音无声调,无法形成旋律性,更没有音高型,音乐性不强,需要作曲家谱曲,这也让西洋音乐产生了多声部音乐,盛产伟大的作曲家。这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又叫“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作者: 李叔寰    时间: 2017-6-13 14:23
乐只 发表于 2017-6-13 09:46
老乐第十八讲参考资料:
      1、《从“五声”到“四声”--齐梁声调分类之衍变》http://www.doc88. ...

谢谢老乐,介绍得这么多,这么详细,看来我们背诵诗都不对.我想买些书来看,请帮忙看一下,下面的书如何?
1.http://item.jd.com/11682197.html?dist=jd 亲近母语 我爱吟诵
2.http://item.jd.com/11329620.html?dist=jd 吟诵拾阶
3.http://item.jd.com/10127420.html?dist=jd#none 赵元任 程曦吟诵遗音录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3 14:40
李叔寰 发表于 2017-6-13 14:23
谢谢老乐,介绍得这么多,这么详细,看来我们背诵诗都不对.我想买些书来看,请帮忙看一下,下面的书如何?
1.h ...

      恭喜你!全选对了!徐健顺教授是中央民族学院(后来转至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吟诵的专家,他的大量讲座非常精彩,我反反复复观看和琢磨;陈琴老师是浙江省一位语文老师,对吟诵很有体会;张本义是大连市文化名人,吟诵专家,他的讲座和博文,我看过不少;赵元任是北大教授,国学大师,引进西方音乐的学堂歌代表人物,北京普通话四声音值的创立者。
      网上国诗吟诵,大多不靠谱;国诗谱曲,十有八九倒字,眼睛要睁大,免得孩子受误导。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7 15:25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7 15:58 编辑

      第十九讲 “ 四声”其实是音高。(老乐研究成果,独树一帜)
      我看了几个专家教授关于诗词格律的视频讲座,跟一些音韵学著作一样,有两点错误:
      一、以为南朝沈约他们发明了四声和平仄。其实只有四声,没有平仄,没有“仄”这个说法。平仄是一百多年以后唐朝近体格律诗的事情,南朝永明体诗四声八病说,没有平仄什么事,永明体诗也没有平仄之分,押韵依旧是四声分押。
      二、把四声和平仄当作声调,以为四声和平仄仅仅是声调的分类,不知道四声和平仄,实质是音高,是音乐的音高。
      这样研究格律,不是把诗词当作歌(或者诗谱)来研究,而仅仅当作文字诗来研究,是文字诗不是唱诗,打个比方,“宫商角徵羽”是汉人用汉字记录音高,表面是汉字,实际上是代表从第一级到第六级音阶;西洋用数字1234567和字母CDEFGAB代替,我们是用汉字代替。四声“平上去入”和“平仄”也是如此,表面是声调,本质上是音高。
      前面说过,上古音是旋律性·音高型声调语言,汉语是四声对五音,声律和音律根本就是一回事,唱歌不用谱子,没有记谱法,汉诗既是歌词又是谱子,大致是平声字处在第一级(宫)、第二级(商),入声字处在第三级(角),上声字处在第五级(徵),去声处在第六级(羽)。即使南朝沈约他们发明了四声,有意识把四声应用到汉诗创作,还是遵循以前的四声对五音,一样是四声分押。
      隋朝《切韵》出来后,四声的调值混淆,除了平声处在最低相对独立,上去入调值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像以前各有各的音高了,四声不对五音了,不能按照以前那样开口唱诗了,汉语由旋律性·音高型声调语言变成了旋律性声调语言,音高不能辨字,依靠声调走向辨字。于是,平仄出来了,公尺谱出来了,胡人歌谱出来了。平仄就是为了汉诗能直接吟唱而产生的,跟上古音押韵一个道理。唐朝把处在最低一级的平声称为“平”,意思是音高较低,可以拖长不倒字;把高于“平”的音(上去入)称为“仄”,意思是比“平”的音高更高,调值交叉,不能拖长,拖长就倒字。所以,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拖长韵脚不倒字。由于有了平仄的规则,近体诗又像以前的古体诗一样,可以开口唱诗了。
      可以说,平仄就是中古音唱诗而产生的,上古音之所以没有平仄,是因为不需要,汉语是音高型语言,四声对五音,只要押韵即可开口唱诗。中古音调值混淆交叉,必须用平仄规则,且只能押平声韵,才能词谱是一家,开口能唱诗。客家话中古音成分多,平声低,仄声高;平声长,仄声短,完全符合唱诗的规则,客家人唱唐诗,具有先天优势。1912年国民政府取消传统诗文吟诵、引进西方音乐以后,读书人不会吟诵汉语声调诗词了,按照西方重音语言的节奏来朗读(念)诗文,等于把唱歌变成了念歌词。影响到专家的诗词研究,很少看到学者把诗词格律当作音律来研究的,不知道格律本质上是音律问题,平仄是音高,不是平面的声调。
      由此看出,研究汉语声律,精通音律、随时唱诗是多么重要!不懂音律讲声律,好比不会游泳的人教人游泳、不会作诗的人教人作诗、五音不全的人教人唱歌,始终隔靴搔痒,不得要领。
      2017年6月17日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7 15:54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7 16:49 编辑

      意犹未尽,引申:汉诗是词跟曲的统一,既是歌词,又是歌谱,所谓诗就是歌。研究汉诗以及声律,不能仅仅研究“词”,无视“曲”。今天的歌曲,词跟曲分开了,误导了汉诗研究。音乐人看见“宫商角徵羽”,想到的是音高;语言学家看见“平上去入”和“平仄”,本来首先应该想到音高,但是往往想到声调,不知道本质是音高,这是今人不会吟诵汉诗、只能“念”诗的后果,好比拿到一首流行歌曲谱子,只会念歌词而不会唱歌。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7 16:05
没法再通俗了,再通俗,老乐就疯了。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8 00:23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8 00:45 编辑

      第二十讲  再说唱歌“倒字”,纠正五音不全新思路。
      我研究音律,尝试写歌,倒字也全然不觉;研究声律,汉诗吟唱,才悟到倒字的荒唐。由此感慨,中国人不会唱歌已经一百年了!1912年国民政府废除汉诗文吟诵,引进西方音乐,用西洋作曲法给汉字谱曲,从此中国音乐被套上了洋装,中国人开口就唱“洋泾浜”汉语,把唱歌“倒字”当作天经地义,好像唱歌免不了倒字,不知道以前中国人唱歌从不倒字,现在的民族戏剧,唱歌也不倒字,倒字是传统戏曲大忌;有人还以为“洋人唱歌还不是倒字?”,不知道洋人是重音语言,不是声调语言,不存在倒字问题。而汉语是声调语言,倒字就不对了。
      我做过一个试验,让四个小学生念自己的名字,显然全对,没有一个念错。我要他们唱自己的名字,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事。大概他们观念中,唱歌一定得有谱子,先唱谱子,再套歌词,没有旋律谱子,怎么唱?我解释说“就是把你们的名字拖长,连起来,如夏天↘→→”结果怎么样?全倒字!把自己名字唱倒了,唱倒了不奇怪,令人惊讶的是,不知道唱倒了!说明什么问题呢?
      一、不知道汉语是旋律性声调语言,可以直接唱字,即使北京普通话新四声,四个声调也具备音高,赵元任创立的“五度制调值标记法”就是汉语声调的“五线谱”。“歌永言”就是“歌长言”,意思是说,把说的字拖长就是歌了。
      二、歌谱观念根深蒂固。常见简谱,还有五线谱,全是西洋记谱法,古代中国不需要这些玩意,开口就可以唱,汉字就是谱子。简谱和五线谱是适合重音语言的记谱法,重音语言没有声调,旋律性不强,需要作曲家谱曲才能唱歌,汉语是声调语言,旋律性很强,按照汉语声调走向稍加装饰加花就可以唱歌了。自从引进简谱和五线谱后,中国人再也不会唱字了,依赖记谱法了,没有曲谱就无法唱歌了。
      三、唱汉语歌依赖固定旋律,从旋律出发而不是从字出发,抛弃了传统音乐“依字行腔”,免不了倒字。而中国人被西洋音乐洗脑上百年了,对倒字见怪不怪,还以为唱歌倒字是正常现象!把自己的名字唱倒了,“李四”唱成“李死”也不觉得难堪!
      四、学校语文老师不会传统诵读汉语,只会念,学生也跟着念。念(朗诵)书,实质是西洋的重音语言,一个汉字一个重音,或者一个汉字重音,下一个汉字弱音,有规律、有节奏的念,很适合西洋音乐的拍子和架子鼓,我以前就经常用通鼓给孩子念诗伴奏,自从明白汉诗吟诵道理后,再也不用通鼓了。
      五、学校音乐课,老师连简谱知识都很少教,没有视唱练耳,直接教学生按照简谱唱歌,照本宣科的灌输西洋唱歌倒字法,孩子哪里懂得汉语唱歌的特点?哪里懂得“依字行腔”、“字正腔圆”、“腔音调整”?
      五管齐下,小学生会唱歌才怪!不要说小学生,大人会唱歌也少之又少!汉人成了不会唱歌的民族,能歌善舞是少数民族的专利。老乐大学时代,会唱歌的同学几乎没有!老乐属于异类。现在学音乐、学钢琴的孩子,大多也是五音不全,这都是抛弃传统吟诵、音乐全盘西化的严重后果!恢复传统诗文吟诵,杜绝吟诵倒字,是纠正孩子五音不全的好办法。有一个经常参加我诗文吟诵的8岁女孩,严重五音不全,特别自卑,现在明显纠偏了,敢于放声吟诵唱歌了。
      2017年6月18日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19 00:14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19 15:28 编辑

      第二十一讲  汉字是可以唱的!(老乐研究成果,令人吃惊
      乐音有两个重要属性:音高、音值,汉语全具备;汉语又有声调,具备音乐旋律走向,加上灵活处理的各种节奏型、各种拍子,汉语就是歌,就是曲,就是谱。
      (一)先说音高。汉字是单音节语言,一字一音,每个汉字有相对音高,上古音是四声对五音,中古音是平低仄高,近古音是五度标记法(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可以说,汉语始终是音高型语言,北京普通话是近古音,也是音高型语言,音高特点是平高仄低,跟中古音和上古音正好相反。
      这么说吧,汉字就跟五线谱线间的音符一样,又像简谱的数字音高1234567,是高高低低的,不是一个音高上的。
      (二)再看音值。每类汉字的音值(时值)是不一样的,典型的是入声,发音非常短促,带塞尾,音值很短,相当于八分音符(半拍)的时值;平声字、尤其是韵脚,可以任意拖长,相当于全音符(四拍)以及延音。
      (三)还有旋律。汉语有声调,往前、往上、往下、入声全有,把声调连起来,就是一条旋律线,可以在五线谱上面看得清清楚楚。比如“更上一层楼”,中古音平低仄高,用简谱表示就是6(更)5(上)3(一)2(层)2(楼),旋律线呈下行。
      有了音高、音值、旋律走向,具备了唱的基本要素,音乐的其它要素,如拍子、节奏型、调性、急缓、快慢……可以每人灵活处理,不像西洋音乐那么严格,也没有西洋音乐的多声部。特别是,汉诗押韵、有平仄,等于给唱诗打好了谱子,所以,近体格律诗是最适合吟唱的;词也是讲平仄押韵的,也非常适合吟唱。
      这么说吧,汉语天然就是给唱的,汉字就是音符,就是谱子,韵文就是吟唱的,汉诗词曲更是给吟唱的,这是汉语本质特征,依字行腔,从字出发生成旋律,而不是事先生成旋律,再套汉字。所以,1912年以前的读书人,人人都会按照汉语的声律特点吟唱诗文;不读书的文盲,只要会说话,就可以唱山歌。不管读书人还是市井草民,只要说话不倒字,唱歌就不倒字,就不会五音不全。唱歌实际上就是唱字,怎么可能倒字呢?怎么会五音不全呢?!
      1912年国民政府废除汉诗吟唱,赵元任他们用西方作曲法给汉诗谱曲,本意是跟国际接轨,希望用西洋容易操作的记谱法,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吟诵,未曾料想,西洋作曲法普及了,汉诗文吟诵丢了,全被西洋音乐洗脑了,到处唱“洋泾浜”汉语歌曲,汉诗也被唱歪了,晚年赵元任为此困惑不已。
      佛祖说,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佛,只是被物欲蒙蔽了双眼,好像镜子蒙尘。有谁想到,中国人其实人人都是歌星,说话就是唱歌,汉字就是谱子,但是被西洋音乐扭曲了,被架子鼓震聋了,学步邯郸,忘掉了自己的根。有时候我想,音乐界,是不是也应该跟医学界一样,来个西医、中医两个系统?
     2017年6月19日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20 15:53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20 17:20 编辑

      第二十二讲   为什么唐朝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
     唐朝兴起的格律诗称“近体诗”,唐朝以前的汉诗称“古体诗”,近体诗除了平仄,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只能押平声韵,不能押仄声韵。很是令人费解。今人的音韵学书、汉诗格律视频讲座,网上大量专家教授诲人不倦 ,几乎没有谁能讲清楚,支支吾吾,搪塞过关,有的干脆说“近体诗也是可以押仄声韵的,古人没有这么刻板”。

      很多人把孟浩然《春晓》、王维《竹里馆》、贾岛《寻隐者不遇》、柳宗元《江雪》等当作近体诗的五绝,把刘长卿《湘中纪行》、刘禹锡《蒙池》、杜甫《丁香》当作五律,其实是唐朝人写的五古,是唐朝诗人注重平仄的五古。唐朝流行格律诗,诗人写旧体诗也打上格律诗平仄烙印。
      为什么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那些讲究平仄、押仄声韵的诗,能算近体格律诗吗?今人讲不清楚,是因为不会吟诵近体诗,不会唱诗,只会念诗,一旦把平仄变成音高和音符,把诗变成歌和曲,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韵脚对汉诗来说,是最重要的,汉诗一开始就押韵,因为汉诗就是要唱的,韵脚起到主音的作用,是要拖得很长很长的,所谓曼声长吟,一个韵脚的时值相当于前面所有字的时值。隋朝《切韵》出来后,混淆了上去入三声调值,只有平声能拖长,上去入拖长就倒字(任何字拖长都变成平声),如“春眠不觉晓”的晓xiǎo ,拖长后变成平声萧xiāo (消、宵、肖),“云深不知处”的处chù,拖长后变成平声初chū ,以声调辨意的中古音,就倒字了。所以,近体诗不能像唐朝以前的古体诗一样四声分押,只能押平声韵,一直影响到元朝以后的近古音和现代汉语,作诗一般押平声韵,押仄声韵总觉得别扭。唐朝以及后世诗人写仄声韵的古体诗,是仿古,无论如何讲究平仄,也不能算格律诗。这种仿古诗,仄声韵是不能拖长的,既然最长的韵脚都不能拖长,其它字更不能拖长了,所以,吟诵唐朝和唐朝以后仄声韵的古体诗,一般语速较快,不会像近体诗的曼声长吟。
      同理,合理推论,今天的通俗歌曲歌词,押韵最好用平声韵,免得歌曲结束时,韵脚拖得长长的,容易倒字;对联脱胎于格律诗,下联的平声尾字,也是要拖得长长的,才能体现对联的韵味,只是“念”,时值不够,是糟蹋对联的。
      只有从吟诵的角度,把汉字变成乐音,把诗变成歌,才能明白汉诗变化的奥妙,纸上谈诗,始终不明其理。
      2017年6月20日



作者: 李叔寰    时间: 2017-6-20 16:00
谢谢老乐,有一个疑问,吟咏(吟诵)的诗和古文读音与普通话有很大不同。按古音吟诵很有韵味,但按普通话去读失去韵律。现实是大家说普通话,孩子在家按古音吟诵,出去也这么吟诵,会不会被认为另类?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20 16:09
李叔寰 发表于 2017-6-20 16:00
谢谢老乐,有一个疑问,吟咏(吟诵)的诗和古文读音与普通话有很大不同。按古音吟诵很有韵味,但按普通话去读 ...

      北京普通话虽然是“洋泾浜”汉语,毕竟也是汉语,跟中古音差别不大,最大差别是入声,改为短促的去声即可。还有一些韵脚,用叶韵(谐韵)即可,变化也不是很大。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7-6-22 11:09
本帖最后由 乐只 于 2017-6-22 12:55 编辑

      第二十三讲  吟诵引发名诗不同解读。
      李白《静夜思》“前明月光”的“”,有三种说法:睡床、马扎、井栏,历来争论不休,究竟有没有靠谱的说法?有!从吟诵角度来说,把《静夜思》变成歌,从字义变成声义,就能一目了然。韵脚“光”、“霜”、“乡”押韵āng ,韵腹是开口度最大的a,加上韵尾后鼻音ng。首句韵脚“光”guāng,吟诵时要拖得很长,从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你会感觉到这月光很多很多,这不是室内能看到的开阔景象,应该是室外;另外,“疑是地上霜”的“疑是”,不是今人理解的“怀疑是”,而是“好像是”,李白另外诗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也如是解,没有“怀疑”之意。所以,“床前明月光”的“床”是马扎、井栏或者室外吊床(绳床),不是室内的睡床。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历来被认为是色彩黯淡的哀伤之作,重要原因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只是”被解释为现代汉语的转折关系“可惜、只不过”。其实,“只是”的正解是“恰好、正好”(举例略),现代汉语也有“正因为”的解释,接近于古汉语。如此这般,《登乐游原》主题反转,由哀伤变成了心情好转,原来诗人由衷赞美夕阳晚霞美景,只有黄昏才能欣赏,心情由郁闷变得开朗起来。从吟诵角度来说,李商隐这首诗是五古,不是五绝,吟诵语速比五绝快,更能体现诗人从“意不适”到“无限好”的转变。叶嘉莹先生的吟诵,语速较快,很好体现了诗的主题。我曾经给这首诗谱曲并吟唱,用伤感的商调式,现在看来,理解错了。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历来被理解为励志诗,“更上一层楼”被今人用来鼓励人,成了口头禅。把“念诗”变成唱歌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从吟诵角度来说,这首诗用“尤”韵,韵脚“流”、“楼”要低音,调子低沉,押韵ou从开口到闭口,色彩黯淡,这样的感情色彩不可能是激昂向上。再者,古代诗文登楼的意象总是跟“愁”连在一起(举例略)。原来,诗人感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更上一层楼”意思是只能上一层楼了(鹳雀楼只有三层楼),痛感光阴如白驹过隙,逝者如斯夫。
      类似误读汉诗的例子,很多很多,大多跟“念诗”有关,只知字义,不知声义。由此可见,还原汉诗的吟诵,把诗变成歌,是多么重要!
      2017年6月22日
    附:叶嘉莹先生吟诵《登乐游原》
http://www.ximalaya.com/swf/sound/red.swf?id=13313788

作者: 真如爸爸    时间: 2019-8-23 11:32
请问老乐,《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哪个好?

作者: 乐只    时间: 2019-8-23 20:13
真如爸爸 发表于 2019-8-23 11:32
请问老乐,《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哪个好?

《声律启蒙》最好,《笠翁对韵》作为辅助。版本很重要,要购买标注拼音、详释历史典故的版本。
作者: 真如爸爸    时间: 2019-8-24 22:11
好,有没有比较好的版本推荐一下?

作者: 贺靖贻妈妈    时间: 2021-5-31 22:59
乐只 发表于 2017-6-2 11:02
第六讲 汉诗为什么要押韵?
      汉诗要押韵,押尾字韵,这是汉诗特有现象。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诗歌 ...

真好,最近一直让孩子听叶嘉莹老师的诗词,终于知道了吟唱的意义




欢迎光临 汉华钢琴网 (http://bbs.whhg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