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华钢琴网
标题: 我该拿什么拯救你“中国式啃老”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6-12-14 20:29
标题: 我该拿什么拯救你“中国式啃老”
本帖最后由 王汉华 于 2016-12-14 20:33 编辑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啃老族造成社会和家庭负面:令国家年生产总值下降,家庭和睦失衡,自身价值流失。今天我啃老,明天儿子啃我老。请问,拿什么让你啃?
啃老族究其原因不外乎外在和内在两种,一是大学扩招,就业岗位更新率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收入提高,工资低环境差,就业意愿差;房价高,住房环境改善,生活压力大,工作满意率低。二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从小在父母的疼爱下长大,不喜欢太艰辛的劳作,羡慕安逸稳定的职业,享受大于努力 。
教育是人生的起点,也是改变人的社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研究生教育连续十年扩招,“我要上学”的矛盾基本解决,进而大学扩招使就业压力剧增;由有学上变上好学已成为社会发展中一个环节,培养经济实用型复合人才是高校办学核心,育人为本应家庭学校并行。
计划生育衍生独子家庭,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投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国式教育,从小就立志当科学家,开宇宙飞船等等,很少有人想去基层从事服务工作。美国人教育孩子长大成为一个用的人,工作不分高低贵贱。
我国有句话,360行,行行出状元。社会由各行各业组成,缺一不可。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的今天,没有各行各业基层服务幸福何来?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中国孩子接受的是灌输教育,应试中国孩子胜过美国孩子,但美国孩子动手或研究能力往往比中国孩子强。
美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从小就与父母分开房间住,18岁就得自己赚钱解决生计。美国父母是这样看的,让孩子自己挣钱,是让孩子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上大学后,孩子就可申领信用卡,学会理财,支付账单,不及时付账单,个人信誉就有污渍,以后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在临近大学毕业时,汽车销售商就会到学校推销汽车。孩子租车后,开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过这时孩子还没有固定工作,买大件得有人给你担保,让你知道这钱不是白挣的。毕业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收入增长,就会买房子、汽车,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这种体制可以让孩子尽早地适应社会独立的生活。
我国父母觉得家里不差孩子这点吃穿 ,孩子工作生活不如意贴补一下不为过。啃老无异于吸血,吸就会贫,结果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取长补短”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所在,相信我们会摒弃中国式陋习。每个人组成家庭,每个家庭组成社会。一个人生存能力是一个生命存活自然界必备本领,试问大自然中的生命哪一个是靠啃老存活的物种?
作者: 王汉华 时间: 2016-12-14 22:24
本帖最后由 王汉华 于 2016-12-15 08:22 编辑
发挥才干方能立足于社会
实际上,我的很多学生很有音乐才能,甚至一些本没有才能的孩子也因为接受我的音乐素质教育而逐渐有了才能,远比社会上那些走音乐应试教育考过10级却毫无才能,还硬往专业挤的孩子強多了!
可惜的是,由于学校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挤压了他们的练琴时间,加之家长迷信走文凭之路,只好听任学校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指挥,疲于应付题海战术,孩子的才能就这样被埋没了,非常令人惋惜!
大学扩招,文凭贬值,多少人被挤下“独木桥”,只好沦成“啃老族”,令人痛心!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时代不同了,只重文凭,不重能力的时代已经过去。发挥个人的才能和一技之长方能立足于社会,这样,远比最终有了文凭却成为“啃老族”好!希望家长对孩子的发展前途要有独立思考,谨防隨大流!
2016.12.14.
欢迎光临 汉华钢琴网 (http://bbs.whhg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