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长假,十口文化之旅长沙-岳阳,下榻长沙太平老街贾谊故居对门,与贾谊为邻,子曰“里仁为美”是也。
游洞庭湖回到长沙,忽然有教孩子写诗的念头。如何下手呢?客房墙上有王维五古《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正好可以模仿。于是,跟孩子有了《步韵和王维《山中》》:
其中“潭面”来自刘禹锡《望洞庭》“潭面无风镜未磨”,孩子语文课本早学过;“樯楫”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樯倾楫摧”,孩子学习《古文观止》,来之前已经做足功课了。
按照格律诗平仄、黏对、押韵规则,改为五绝,孩子早已熟悉,稍为改动,就是五绝:
四言诗是2+2节奏,不像五言诗多半个音步,可以组成2+2+1、2+1+2灵动的节奏。再改为六言,看看是什么情况?
六言仍然是2+2+2节奏,比较刻板,没有五言诗灵动。改为七言,在五绝前面加上一个音步:
这就是四言、六言诗式微、五言、七言诗后来居上的秘密,这跟歌词谱曲一个道理,节拍和节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拍和节奏总是一致,歌曲死板,面目可憎;节拍和节奏分开,歌曲就有了变化。(音乐部分,省略)
通过这么即兴折腾,相信孩子对诗和歌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